加强农村和基层单位财务审计势在必行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资产不断增加,对农村和基层单位财务作有效审计和监督调控,可约束村官和基层行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合理分配非常必要。 存在问题: 一是内部、外部等原因。导致财务审计得不到应有重视,工作难展开,执行力度缺乏。 二是村级和基层单位未实施系统化档案管理。一些年代相对久远的账目与原始数据丢失严重,账务管理常出现有账无实。甚至在一些情景下,责任人会因自身利益伪造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和基层单位财务审计工作难度。 三是财务审计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种类繁杂,人员配备不足,常出现“自审自查”,这些都严重影响财务审计质效。 四是从事基层财务审计人员少,审计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有的上级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培训,但培训难以达到令人满意效果。 治理建议: 一、 结合实际,制定细则。政府制定具体财务审计制度,细则和操作规程。制定村级和基层单位非生产性支出,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增减、工程量限额和批准权限实施细则等。 二、管理漏洞,年终审计。村官和基层单位工资报酬管理实施,规范财务审计详细内容和可操作性。明确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经济责任,扩大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年终安排财务审计,对村级和基层财务实施规范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不正确不规范行为,存在重大错算、重大管理漏洞要督促其及时整改,追究不按要求整改人员的责任。 三、百村审计,三年轮审。在具体工作中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具体要求,规范、严格有序地开展,对各村和基层单位的财务审计。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乡镇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提升综合素质,促使审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做到客观、公正、保密、廉洁.
2018年5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