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历史上的六大硬汉,阎应元排第二,第一名 是谁?

 相逢就是缘 2019-07-31

那些年那人那事

2019-07-10

一,苏武。

公元前100年,40岁的苏武奉汉武帝之命持节出使匈奴,被且鞮侯单于扣留,单于为了招降他,用尽了各种方法,都被苏武拒绝。单于无奈之下,将他流放到北海牧羊,并声称只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他归汉。苏武到了北海之后,单于断绝了他的一切供给,苏武只能掘野鼠所储藏的果实充饥,期间单于曾派遣李陵前来劝降同样被苏武拒绝。这一坚持就是19年,19年贫苦的生活不曾击倒他,19年的孤独与寂寞不曾征服他,单于用了19年连一个苏武都无法征服,又如何去征服一个泱泱大汉呢?苏武,硬汉中的魁首,当之无愧。

图片

二,阎应元。

明末抗清名将,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三,文天祥。

南宋状元宰相,为抗元救国,散尽家产组建了3万人的队伍。公元1276年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和元军和谈,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文天祥趁夜逃脱,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两年后兵败被张弘范俘虏,面对降元旧友的劝降,严词拒绝。元世祖亲自许诺高官,不为所动。在狱中做了三年多的抵抗后,被忽必烈下令处死,临还死前向南跪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铮铮铁骨,世人为之动容。

图片

四,杨继盛。

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

五,方孝孺。

建文帝时任侍讲学士,深得建文帝信任,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时,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朱棣攻破南京后,命令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而方孝孺却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字。朱棣大怒,问他:“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则答:“灭十族又如何?”,朱棣盛怒之下,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诛十族,共有873人被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的达数千人。

图片

六,张巡。

公元757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派尹子琦和杨朝宗率十多万兵力进攻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食物最奇缺的时候,睢阳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被找来吃了,很多士兵因饥饿死去。十月初,睢阳终被叛军攻陷,张巡被俘。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劝降张巡,张巡破口大骂道:“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最终被尹子琦处死。

图片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得益于这种世代相传的硬汉精神,不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们始终没有屈服过,精神上的强健,使我们能始终挺直自己的脊梁,无论将来还要面对多少风雨,只要有这种硬气在,我们就有能力守卫这片曾经哺育了无数先辈的热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