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目拒绝“一次性筷子”,真正伤害的不是森林,而是种树人

 天使之剑 2019-07-31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因为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并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但你是否想过,这种观念不完全是正确的呢?本期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一次性筷子到底该不该一刀切禁用。

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一棵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的树,只能制成6000到8000双一次性筷子,所以使用一次性筷子就是在破坏森林”云云。在这种教育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已成为“共识”。

甚至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知名人士也一再呼吁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好像一次性筷子非常的“罪大恶极”。但实际上,这次真的是搞错了。看到这里,大家也先别急着拍砖,我们在下面再分析一下。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次性筷子的制造商不会奢侈地用珍贵的森林木材制作一次性木筷子,而每棵树制作的筷子不到8000双,相比于去做高档家具,做廉价一次性筷子并不是个好主意。而很多反对用一次性筷子的人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些富含油脂的优质木料木料,其实并不适合制作一次性筷子。

那么,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是怎么来的呢?事实上,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来自人工种植、快速生长的速生杨树、桦树等纹理松散,较少脂肪的经济树木。或是一些竹子,也是制作一次性筷子的重要原材料。也就是说,这些树和竹子,本来就是种出来做筷子的。此时去抵制,只能让相关工人、商人无端躺枪。

其实,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不会“破坏森林”,还会带动经济林的种植规模,增加工人的就业和实业的繁荣。但如今,由于“反一次性筷子”之类的错误认知被传播得越来越广泛,以及电脑办公对纸业产能的不断冲击,令速生杨树的市场价格连年走低,使得树农遭受了巨大损失。

由此看来,一刀切的盲目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见得是好事。

也有人说一次性的筷子不卫生,其实这也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猜测。其实制作一次性筷子的过程很简单,而其中并没有什么化学工艺的参与,仅仅是将原材料放进机器,然后得出一双双成型的筷子后,逐次清洗、集中熏蒸而已。和那些经过化学涂料后才包装的筷子比起来,它貌似更具天然的属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