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宫主:你所知道的超级赚钱项目,都跟社群有关!

 秋宫主玩社群 2019-07-31
有一次,从机场坐出租车回家,司机师傅是个中年人,谈吐不俗,于是就跟他多聊了几句,一聊才得知,这位司机师傅还不是普通的师傅,他以前是做生意的,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公司销售仪表器材,在那个大多数人工资才几百块的年代他用几年就有了上干万的身家,在武汉最繁荣的地段有一幢300平方米的别墅。
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那个时候的钱真好赚啊!
此话怎讲?

司机师傅说,他觉得是因为那个时候信息比较闭塞,别说手机没普及,最先进的通信设备是寻呼机,而且还很昂贵,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所以那时候,获取信息非常难。

而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一个人能有资源渠道,在某个地方把一件80元的东西卖出800元是很容易的,因为你获得最真实的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有时候还得请客吃饭送礼拼人脉,普通老百姓就更难了,所以只要你真有需求,你就得付这个价钱。那时候每天早上刚到公司,门口已经有入等着进货了。

那后来为什么钱不好挣了呢?

因为信息流通越来越容易了,除了电话、手机这些通信设备,互联网更是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卖80块钱、哪里卖得更便宜等,马上去搜索引擎搜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谁都可以轻松获得。

而且这个时候网络购物的方式渐渐开始崛起,谁都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来进行交易。就这样,靠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的投机倒把行为获得利润的方式不好做了,这位师傅转型没做好,一下子赔了很多钱,加上投资失败,连房子都卖了,后来为了维持生计只好开了出租车。

你觉得这位司机师傅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媒介一直在改变着商业生态和营销方式。

因为媒介决定着信息的传达,而商业的本质大都是建立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基础上的,所以,商业经济的变化,是媒介进化的结果。

但互联网永远仅仅是工具

信息永远是人产生的,就算互联网普及化,依然还是会出现各种信息不对称、信息误导化的问题。

什么不对称,又如何误导呢?

竞价排名、刷好评、水军……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又出现了一知道用户要搜索信息做决策,因此提前在你要来的地方埋好信息,你搜的信息就是早就布置好的诱导信息。

那为了让获得的信息更靠谱,用户该怎么办?与活人交流

因此,各种多对多交流的主题论坛兴起了,相互之间通过论坛讨论确信息的靠谱程度,你可以看到大量论坛都是“××是不是靠语”“x×真的假的”“听说×X,求辟谣”“X×卖的是正品吗?”…

这个时候大家又发现,一堆半斤八两的人讨论半天有时候还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还是得有专家、达人、高手啊。

因此这个时候博客、微博等一对多的交流平台火了,基于这些平台后来出现了网红模式。

大家又发现,网红们为了利益也经常不靠谱啊,还是熟人值得信任!于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朋友圈里下一个是谁会变成微商或代购。

微商之所以能够火,是因为熟人关系比生人关系更有商业价值,但是商泛溢之后还是伤害了熟人圈,然后社群开始火了

为什么社群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因为相对于前几种,社群具有更全面、更信任、更多元的经济效应谁都很难预测未来,但相信社群经济下一步的进化必然还是媒介新形式的变化以及社群基础效应的更加深入的应用。对于所有从事商业的人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深刻理解这几种经济效应,一要应用好,二要能够于思考这些经济效应如何与信息传播的变化产生联动,谁能最先损索井实践,就能抓住风口。

1.信任效应

当下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日趋成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不但让连接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也让信息扩散的速度大幅提高,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可能在一瞬间被放得很大、很广、很远。我信任,所以我购买,我信任,所以我转告,基于“情感认可组带”产生了消费行为。

所以有人说,未来的经济是垂直社群的时代。

想像一下,随着这些年轻人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他们的独特观念变成普遍观念,当他们不再看电视、海报、杂志、报纸上的广告,当他们不再相信明星的代言……而是关注社群朋友们在朋友圈里的赞美或贬低,而是询问社群里的社群成员,而是相信社群领袖在分享中的推荐。

所以,未来的商业,聚焦社群很关键。

这种社群的信任和口碑传播的能量,自然会被有头脑的商家看重,希望成为自己营销传播中的一环。

商业经济的转变,一直是基于媒介寻求考证信息的一种过程,谁能够提供这份信任,商业价值就越大。

2.连接效应

Uber生产汽车或拥有汽车吗?—没有,但它创造了汽车车主跟乘客之间的连接,估值已经可以超过400亿美元,甚至超过大多数汽车公司。

阿里巴巴生产产品或贩卖商品吗?—没有,但它创造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连接,阿里巴巴集团估值超过千亿美元。

拥有了“社群思维”,明确社群的“链接效应”,以一个“共同爱好”来吸引他们,人都是以“某些共同点”聚集在一起的,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或许他们缺乏某种信息,或者追求什么福利,“同好”找准了,这些并不是难事,后期的用户整化仍需下功夫,但已经做到把大家吸引过来连接在一起,这不是已经成功一半了吗?所以群体通过社群链接,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营销机会。

可以开展各种线上分享和线下见面会,通过这些分享和见面会,可以对接资源,让自己的社群成员成为这些资源的参与者,众筹者或者购买者,不管以什么样的名义,这些都是直接的到此营销机会。

3.标签效应

标签是最简化地认识一个人的方式。

消费者正在互联网上这样互相结识,从而形成一个圈子、社群。而好的社群身份正是彰显自己在互联网上的个性标签。

形成个性标签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人群在互联网时代将会被重新分割、重新聚拢,形成一个个新的人口族群。也因此,人群变得网格化或者说圈层化。也因此,在未来所谓主流文化很可能就是亚文化,也就是没有过去那种同一首歌式的主流文化主题,而是大大小小的细分的圈层文化。

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品牌老化,虽然知名度很高,但是对年轻的用户而言,不是一个酷的品牌,无法通过使用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生活哲学价值观

好比手机,使用锤子的可能是文艺青年,使用魅族的可能是追求极致的发烧友,使用苹果的可能是追求品质的人。

4.羊群效应

在群体氛围下,大家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的冲动购买效应。

心理学上有很多与群体相关的现象,如“羊群效应”,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队排这么长,是不是商家在搞促销?我不买是不是就吃亏了?”“同事都在谈论这个牌子,我不买是不是过时?”

古斯塔夫·勒·邦说:“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古语说“三人成虎”,一旦一个社群里有多人说你不好,我就相信是你真的不好,我从此就是不用你;同理,有多个人说你好的时候,我马上就想下单试试。

所以,为什么商家要努力做“超出预期”?就是为了激活小组织,将信息从一个人扩散到一个社群。

我是秋宫主,社群创业导师,个人品牌咨询师,空间站海南运营负责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