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为何频频把真品鉴定成赝品

 泰阳汉子 2019-07-31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欢迎关注公众号:顶点收藏

对于文物鉴定中的一些背教条、想当然、闭眼摇头、信口否定等现象,我不轻易给这些人下什么为利益所驱、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等断言,只是认为他们都是思维偏差造成的结果。

见到实物时,首先不是看实物的具体细节,从细微之处找根据,比如见到一幅古代作品,不是仔细审视画中内容的用笔用墨和落款书法的神韵面貌,而是首先用“有罪推理”的思维方式,在脑袋里预先已将它判了假的死刑。

一听名头就认为“这么大名头的作品怎么可能在你手里?”,像一位主审法官已经在脑子里将被告判了刑,故即使被告律师再举证大量的无罪证据,也改变不了他预设的判决结果。

闲聊中拿起一本画册或图录,随手翻翻,说这张是真的,那张是假的,凭借已有的知识,大家可能猜的都不离谱,因为起码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一旦有朋友要你在拍卖现场调货鉴定,拍板买张几百万元的书画,或许你的大脑一下子就空白了,假设你之前并没有太多实战阅历的话。

有句乡谚说:当官靠提携,撑船真才子。撑船的知识和技巧并不复杂,但要想从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全身而退,却需要一种日积月累的,既与外境周旋,又与“我”周旋的真功夫。鉴定一事,实与撑船相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