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儒家学说,又称儒学, 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名句赏析: 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 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 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 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 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个道理。 14、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本议》 过分强调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掩敝而显得软弱无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15、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篇》 囿于片面性,人就不能全面的看问题,以至于造成决策的失误,认识事物应当把握全局。 16、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篇》 对待有些人,我们只作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计较。 17、前事之不忘后之师。 ——《新书∙过秦论》 “前车之鉴”当牢记,重蹈覆辙是愚蠢者的表现。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18、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孔子集语∙论人》 星星的明亮,不如月的阴暗,万物都存在于某种限度之中。 19、德胜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新语∙道德篇》 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施以仁义之德,这样它的善政可以泽及百姓而流传很广。 20、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语∙本行篇》 君子,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言行既要符合道义,又要讲求策略。 21、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盐铁论∙刺复》 管理大事业要提纲挈领,办理小事则要勤谨。 |
|
来自: 文明Shiwenshan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