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哥:这是一篇必看的文章!

 昵称57788670 2019-07-31

市场分析

    有段时间没有静下来正经教大家点东西了,确实是事情繁杂,不胜其扰,静不下来,就没办法进行写作。

    今天,说点有用的,让你们理解一下什么是“生态”。

    很多做短线的读者应该经常听说一些关键词,譬如“格局”“生态”等等,这些词并不晦涩,但是却像飘在空中让很多朋友不能理解。关于格局的理解,我之前做过一篇干货文章。今天,我主要是以近期的市场为锚,告诉你们市场的“生态”,一举两得。

    开始说新生态之前,先看一个指数——接力指数,代表的是市场最活跃的资金的赚钱效应,一般指数走平或站上5日线,代表接力资金赚钱的概率超过50%。而近期的指数如图,大家都能看懂,市场根本就不适合去做接力,尤其是近期,高度连续被压缩到3-4板。
    原来的生态是什么样的?游资和大户承担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去做高度,通过“妖股”的模式,去带动市场:通过连续的涨停,刺激散户追涨杀跌的情绪,最终完成击鼓传花的游戏。

    我在一周之前,也就是上周三,就跟大家说过了,高位接力,会越来越困难;而弹性,首选KCB。(这几天应该没人去接力高度股导致吃面的吧?)
    之所以当时会说,是感觉到市场生态在发生变化,那么现在,就很明确了,这个阶段市场生态确实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机构。
    近期很多人都说,机构在从消费白马调仓到科技股,所以A股市场出现了很多趋势股,比如卓胜微,圣邦股份,沪电股份等,这都是机构抱团走出趋势的典型,股价的K线形式通常为“不涨停,涨不停”。
    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是机构在A股尝试构建“新生态”。
    近两年,机构在白马抱团,尤其是今年在猪肉抱团,赚的盆满钵满。历年,机构抱团的方向从来都是白马,针对科技股,他们的投资思路一向是以“成长性”为主,但是在猪肉抱团的经验,依托国家宏观经济转型的需求,现在开始尝试在科技板块构建新的生态——机构生态。
    而机构的手法,往往是慢慢买,即使今天没买够,也不会去封板从板上吃筹,宁愿明天继续买。
    这才是为什么近期走出了这么多趋势股的原因。
    而这对生态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1.涨停股变少了,而且接力会变得更困难,机构一般是中长期持股为主,有资金急拉抛售做T的可能性很大。
    2.以往的接力,缩量涨停除非一致性非常强,不然第二天高开很容易被砸,因为筹码断层,但是现在因为机构介入。个股缩量了,你都无法确定到底是一致性强,导致大家珍惜手上的筹码不愿意卖才导致的缩量?还是机构锁仓导致流通筹码不足?
    这个时候去做接力,考虑的问题变得更多更复杂,以往都是游资接力,现在接力,考虑方面需要加入机构的元素。
    说完了机构,再来说游资。
    为什么现在A股变成了机构为主导,趋势为王,接力成面了?那是因为之前在A股主导接力的资金们换了场子,去了KCB。
    从KCB没开之前,我就跟大家说,KCB刚开始一定不会差,有能力玩的一定要去玩。
    据统计,目前有近400万账户开通了科创板,假设每个账户只满足50万的门槛,就是2W亿,做个最极端的假设,假设只有1%的资金交易KCB,就是200亿,而KCB每天的成交目前也只有250亿左右。
    有人可能会说,1%不少了,是不少,因为有很多资金是配置打新等各方面需求才开通的,但是,随着KCB的赚钱效应越来越火爆,我这周只投1万买KCB,发现很赚钱,那下周是不是可能就投2万,3万进去。
    毕竟人性都是贪婪的,那这个1%一旦变成2%,3%,结果会是怎么样?
(这个道理想不明白,那就真的很小白了:股价上涨,是资金推动的)
    所以在板块没有扩容之前,KCB应该能维持一个整体稳中向上的态势。至于游资目前在KCB构建的新生态,我不便多说,你们可以通过我的复盘自己摸索,我只能告诉你们一种套利模式,很简单。
    “尾盘套利模式”,因为赚钱效应好,每天都有增量资金入场,而且因为20%的涨跌幅,振幅太大,一旦涨停资金第二天的获利值会导致砸盘意愿高涨,所以资金一般不会去封KCB的涨停,那么尾盘买,第二天搏高开套利,这种方法屡试不爽。
    但是切记,是模式,一旦掌握的人多了,就有失效的时候,所以一旦发现模式失效,马上停止使用,等下一个赚钱周期开始,这种模式又能派上用场。
    游资与机构,KCB与A股,两种生态都说完了,我顺便说一下大盘的整体格局。

    指数在这个位置,窄幅震荡,基本上盘整了近一个月了。
    简单看来,是市场没有热点,外部缺乏突破的助攻条件,实质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活跃资金都去了KCB,这个我在KCB开闸第一天就跟大家说了。
    这批活跃资金,以往是带动市场涨跌的决定因素,但是现在抽去了KCB,主板少了这个X因子,反而有利于主板结构的稳定。
    因为机构顶板意愿低,市场缺乏吸引眼球的涨停板,所以散户也无从跟风。我举个例子:7.23,7.24两天,市场红盘数量都是3000家左右,但是涨停个股,都只有40家出头。而往前看,之前3次市场红盘数量3000家,平均涨停家数是90家,区别显而易见。
    说了这么多,有读者肯定会问,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之前给的建议仍然有效,比如弹性看KC,主板只做最热的方向,只能低吸不能追涨等。另外,我再给大家一点建议:
    1.等。市场喜新厌旧是必然的,但是最终还是会回到主板,就像当年创业板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小创代表着市场赚钱效应,代表着股民是否赚钱,但是就没人玩主板了?并不是这样。
    2.适应。如果想参与现阶段的市场,你就得改变以往的一些思路,去适应这种变化。
    (我之前这段时间,7.15日之后的文章,没看过的建议再从头到尾去看一遍,我相信你的思路会清晰很多:从市场即将见底,主板方向主要是科技股的预测;到KCB开闸前,提示大家KCB是新的赚钱方向;到近期几次市场模式变化给大家的提示,都是提前预判的)

    我说这么多,是为了帮助大家从本质上更了解这个市场,虽然没有代码,但是却比代码更金贵。

◆◆◆



市场分析

    板块方面真的没有太多可说的,涨停板虽然不算少,但是板块集中度太低,无法形成新的热点,所以没办法点个股。
    还是以低吸科技类的趋势股为主,昨天我已经做了预判,大盘要调整。即使今天大盘下跌,池子里的股,4家上涨,3家下跌,而且有两家跌幅都不到1%,表现还是不错,建议继续围绕操作。

    所以近期,建议不要超过5成仓位操作。

    今天KCB中国通号拉升,带蹦了KCB个股大幅度跳水,这个是我昨天就跟大家说过了一个观察点,通号脉冲,板块就可能跳水。

    但是即使盘中跳水,到了下午又收了回来,轮动开始加速。造成加速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如下:

   盘中分歧,资金从KCB流出后,都选择了观望,观望的是什么?因为大家都在等对方先流回主板,然后在KCB进行套利。

    比如如果资金回流A股芯片,那么就可以反手买KCB的瑞创微纳,澜起科技等做套利,毕竟流动性更好,而且20%的涨幅下弹性更足。

    结果没有傻子,大家都在等,等到最后发现资金没有回流A股,那得嘞,再把高抛了的KCB买回来吧,所以造成了KCB日内出现大分歧后又转向一致。


    但是轮动加速不是一个好现象,早盘冲高,盘中急跌,尾盘拉起来,会造成参与博弈的筹码结构更加不稳定。那么出现一次比较大的分歧,可能就在这两天了。

    准备好资金等着吧。如果KCB出现大分歧,必定有资金回流主板,所以那个时候是加仓的好机会。


    另外给你们讲个笑话:今天申购的微芯生物,发行PE:467倍,这要是上市首日涨一倍,就1000倍PE了,上市就开始博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