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捷:如何让子女写日记,开始写就不会停(父母必读)

 培根阅读 2019-08-01

编者按:

写日记,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让子女写日记是那么难呢?因为子女不爱写?不会写?没东西可写?觉得写日记不重要?……到底如何让子女把写日记当作是一件平常事,甚至开始写就停不下来了?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此文,这里面可是藏有何老师的方法分享呢。

让子女写日记,父母真的很为难。

为什么难?因为子女不爱写。不仅仅是父母觉得难,老师也觉得很难。好不容易让学生写了一两篇,没写几天就停下来。一旦停止,希望再启动,就“难于上青天”了。老师的执行力度足够大都会遭遇尴尬,父母就更不用说了。

幸好有统编本教材。统编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正儿八经地让孩子写日记。很多父母觉得:有了教材的支持,如同获取“尚方宝剑”,小孩不写都不行。的确,教材介入后确实有好转。教师执教后,学生会写日记,也开始“受命写”,但依旧是没写几天又停了。

为什么非要学生写日记呢?写日记有这么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

写作无非是技能,凡技能贵乎一个“练”字。练习,则讲究熟能生巧;练习就是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个道理谁都懂——练得多了,自然熟了,写作的能力也必定提升。

其次,日记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

日记的“记录”功能无以伦比。日记,日记,就是记录日子。日子是什么?是每一个学生的童年,是守护童年的法器。让每一个孩子都用文字将童年定格,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写作应有的功能。很多作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足见日记是通往写作成功之门的必经之路。

但是,让孩子从开始写第一篇日记起,就一直往下写,不要停,真的不容易。这里牵涉到习惯养成,能力支撑,兴趣爱好等,需要不断给予动力,牵涉到各种因素。虽然有点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结合我们二十多年指导学生写作的经验,还是大有可为的。事先声明,所谓“经验”,就是指我在小学执教二十多年中,带着孩子写百字作文的这一独特做法。百字作文,是教师写作系统中的“日记”;日记,是家庭写作系统中的“百字作文”。

和大家分享:让日记写起来就不要停的四个要点。

第一条,写得不要像作文。

既然是写日记,就不要写得像作文,更不能当成作文一样去写。小孩怕的是作文,不是日记。如今,好不容易说要写“日记”了,却又写成作文,自然不喜欢,写不长久。略感可惜的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提供的日记例文,像极了“作文”。

其实,父母的心中,时常希望看到孩子写出日记像模像样——像作文。一旦看到是只言片语,可能会失望,会责骂,因为和父母心中的“样本”差距太大。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要想孩子长期坚持写日记,就不要把日记写成作文那样。例如,你可以让子女边画边写,日记中有图;你可以允许子女在日记中“鬼画符”,日记中有着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你可以鼓励子女用照片代替日记,日记中可以就是一张照片,最多加一两句评点;可以鼓励子女用“粘贴”的方式写日记,日记中粘贴一片树叶,一个小小的指纹……日记中就留有一段独特的记忆。

总之,日记就是不要像作文。

第二条,不能写太长。

很多父母希望通过写日记,让孩子作文也获得进步,这自然是好。但不要因此而不断鼓励孩子写得很长。殊不知,正是这种鼓励,让孩子写了就怕,同时从此不再写。实际上,日记绝对不是越长越好。例如著名的畅销书《金鱼的日记》,作家代笔的金鱼,一天中写下的就是一句话。例如,第一天写“我在鱼缸里游。”;第二天写“我还在鱼缸里游。”;第三天写“我依然在鱼缸里游。”……大作家创作的日记,都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只不过每一天比前一天多了一个字而已。这给我们巨大的启发:让孩子自由写,不要限制字数,甚至还要提醒他“少写一点!”

少写一点,但每天可以比前一天,多写一个字。

我相信,这样的要求,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而正是这样的要求,容易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因为轻松,所以写上三个月也不会停。要知道,只要写过三个月,就符合习惯养成的基本天数,就有可能养成终身写日记的习惯。

第三条,随时增补信息。

就像长跑,中途要不断补给。要坚持长时间写日记,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写着写着,要不断补给新的动力。当孩子写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感觉疲劳。此时,可以告诉他更多和写日记有关的信息。一来,算是给他动力;二来,信息中也带有些许方法,帮他写得更顺。例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名人都写日记哦。《拿破仑日记》,就是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季羡林日记》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记录。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刺激”小孩,告诉他们:不光是人类爱写日记,其他的朋友也爱写日记。例如《园子的日记》,又如《泰格的日记》,“泰格”是老虎哦。还有《蚯蚓的日记》《企鹅的日记》……这些啊,不但写出来,还出版成书了呢,不少还是畅销书。

有的日记,是名副其实的“名著”。例如《小屁孩日记》《捣蛋鬼日记》,这些书的发行量可大了,作者都成了作家中的“富豪”。父母将这些信息告诉孩子,不是让其养成拜金主义,而是用各种渠道的信息,刺激子女主动地写日记。刺激的方式是,让孩子知道写好日记,也许自己就可以成为作家。

有时候,还可以透露给小孩:爸爸妈妈也有写日记哦。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你真的有写,即便是很枯燥的“工作日记”也行,都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最后一条,鼓励小孩用日记。

日记写完后,父母会遭遇一个艰难的选择——到底看不看。如果连看都看不了,还怎么鼓励“用”?要记住,原则上,日记是隐私,不能看,也不宜批改,更不宜交流。否则,小孩会为你准备一份“能看的日记”。这样就离写作的初心越来越远了。虽然,我也主张在18岁之前,父母作为监护人,有权看子女日记。但还是把“原则”说清楚较好。监护子女,是一个目的,引导写作,又是一种意图。

但依然可以鼓励子女在适当的时候,把日记用起来,发挥日记中特殊的功能。例如,在日记中,可以给爸妈写一封信,让这篇书信日记成为一种交往;在日记中,可以给爸妈留言,让这篇日记发挥一定的功能;在日记中许下一个心愿,让这一篇日记成为自己的“圣诞老人”。

让写的日记可以流通,可以达成特殊的功能,小孩就会更加喜爱写日记。因为任何的写作动力,都要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外力的鼓动,会很快衰竭,而内在的力量,才是维持长久的恒动力。

以上四个方法,大概能帮助小孩从开始写日记后就不要停。父母要坚持用,还要综合用。用的时候心不要太急。写日记这件事是细水长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因为坚持,所以越来越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