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上 灵光乍现...... · 终南山上的灵光乍现 · 莫铭启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就在弹尽粮绝晕倒之时,他隐约看见了南方一道灵光乍现,亭台楼阁紫气缭绕出现在眼前。当他被发现救起时已是第二天黎明,八角亭子下一个古装侍童正扶着他,另外一个古装侍童正小心翼翼地给自己喂着水,睁开眼睛的莫铭启看到了一位白发白须老人祥和的表情,七个弟子围在他的身边。在老人的吩咐下,很快一个侍童端来一碗清汤面条,这是莫铭启有生以来吃到的极品面条,滑爽清润,滋味不凡,细究此面绝非人间所有。 “年轻人,你从哪里来?”老人看着已渐渐恢复体力的莫铭启开始发问。 “长安。”莫铭启此刻也恢复了意识,断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人,回答到。 “都会长安,按我推算如今已是盛世强邦且堪比李氏唐朝,但我看你面貌相容为何身心分离失魂落魄?告诉我为什么你自己竟落得如此境地?”老人摸着自己发的白胡须,继续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老人家预测的很对,问题就在于如今长安表面虽是太平盛世,可从上至下个个人心不古,叫人情难以堪呀!”莫铭启更加断定此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人生导师,胆子有些放大直击要害的同时抛出了自己的困惑。 “来,年轻人,说的再仔细些。”老人看着莫铭启的眼神,希望他继续展开,以便进一步求证。 “黑猫白猫起了步,摸着石头找出处;一代靠胆头个富,二代要数专业户;三代条子关系路,四代乱套管不住……”莫铭启显得有些激动,随后又一五一十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阎王托梦的事告诉给了老人。 “原来如此。风水轮流转,世事也无常。看来你于商业之事还是个懵懂少年,年龄虽够,经验未熟。商业是严谨的游戏,讲的是规矩,拼的是筹码。不是爱拼才会赢,而是为了赢才去拼!拼还要会拼,才有胜算的可能。否则可就真成了哈哈一笑的“游戏”了……只有运筹帷屋,方可决胜千里。心是一切的根本。不是单有想法就行,还需要达成结果的办法,这是规律。取法其上,仅得其中。你心怀善良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这都没有错!错的是你缺少一把纵横商海,无坚不摧的利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为心生,法与剑伴。看来你是向我讨要宝剑和剑法的。”老人面带同情,在嘉许之中一语切中要害,随即话锋一转微笑着继续说,“常言说宝剑赠英雄,法与有缘人,你我相逢天命使然,天命不可违,我答应传授于你。不过……” “不过什么?”莫铭启的似乎焦点有些偏移,忘记了答谢,着急问到。 “欲求其学,还问其志?你来找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老人淡定地看着莫铭启,准备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厘清和定向。 “我的志向和目的有两个,一是我不想浪费我的生命空耗一生,辜负了这身上天赐给的七尺皮囊;二是尽我所能给家人和身边的人带来幸福,以求得自己良心上的平衡。”莫铭启眼睛里露着一丝光芒语气有些坚定。 “这很好,年轻人,不过要发展自己和服务他人,除了愿望理想,勤奋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卓越的秉性。而秉性来源于个人的习性,习性则来源于心性;心性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以我所观你多年以来积习太深,改善习性会耗尽心力,而且异常艰难,你还要继续坚持吗?!”老人进一步挑战莫铭启。 “我要,我能,我愿意!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仅仅是难,难就不怕。我愿意接受任何挑战!”莫铭启更加坚定。 “年轻人,我收到了你的诚意和决心。我对你的教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本功修炼,分别由我的七个弟子负责,每人七天,共计七七四十九天;等你悉数通过方可进入第二阶段,本阶段由我负责,是悟道循法,共计九九八十一天;第三阶段是践行阶段,全凭你个人作为,也就是把你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现实之中,具体时间不定。你听清楚没有?能做到吗?”老人开始向莫铭启索要承诺。 “一切听从先生安排,我会全力以赴!”莫铭启有些亢奋,目光中透着坚毅。 “OK! VERY GOOD!既然你能来到这里并找到我,说明你求法之心命该如此,我授法之行也命该如此,这是我们彼此的缘分,至于你的天赋和最终的成果就只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你先歇息恢复,明日凌晨卯时我们正式开始。”老人摸着自己发白的胡须转身离去。 “谢谢先生知遇之恩!”莫铭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准备用最大的礼节答谢自己的人生导师,起身时已不见了老人的踪影。 第二天天刚刚放亮,莫铭启就被侍童唤醒,带到山上的一处平台,一一拜见了老人的七个弟子,开始了自己财富之路的基本功修炼。此刻,天的东方晨曦破晓,朝霞映衬,弥漫了整个山间。 修炼异常艰辛也不同以往,从眼耳鼻舌身意到色声香味触法,脱胎换骨般天天推进。莫铭启分别从易、佛、道、儒、医、兵、艺等不同方面强化着自己的体力、愿力、智力和精力。七七四十九天很快过去,莫铭启一一通关,犹如换了一个人一般:身心舒畅,神清气爽,思维敏捷,从内而外散发着一股强大的能量。他暗暗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遇上了这么难得的修炼机会,同时也在脑海中思考着一个疑问:这些修炼又和我想要的财富之路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他开始急切的期待着下一阶段的修炼。 老人的第二阶段教授如约而至。在侍童的引导下莫铭启来到山腰的一处凉亭,老人正在慢条斯理的泡着功夫茶,见到莫铭启老人并未出声只是示意他在对面坐下。一丝淡淡的清香随着热气散发开来,缓缓地顺着鼻孔沁入身体,然后幻化开来直达身体每一个细胞。这是莫铭启闻所未闻的茶香,完全不同于自己以前所能接触到的任何一款茶叶的香气,清淡和雅而极具穿透力。 “先生,什么茶?这么香。”莫铭启小声问道。 老人并无直接回答他的提问,收住茶壶微笑着说:“来,喝一口尝尝。” 莫铭启端起一个瓷质小碗,看到茶水的汤色微碧透明几乎接近无色,尝了一小口后,不由自主整个喝掉,但觉甘甜绵滑,唇齿留香,余味不尽。更加惊讶了,面带疑色看着老人。 老人早已嗅出他的反应说“同样茶种的青叶,因其采摘时机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烹制手法不同,冲泡功夫不同,其成茶结果自然也大不相同。这就好比是同一班的小学生,幼年时彼此差距不多,历经成长,教育,环境,作为等年长了彼此的功名利禄也就有了分别。茶有茶性,人有人性。我们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觉察其性,发展其性,而后尽其所性。” 莫铭启点头应和着。老人接着说:“这还是其次,茶有五味之别:香味、清味、和味,本味、真味;人有五位不同:身境、术境、法境、道境、空境;所谓禅茶一味某种层面也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一杯茶,不同的人去品,结果也会五花八门,感受不一。你能有今天的感受,显然已经品出了茶的本味,恭喜你通关成功。”莫铭启这才明白原来老人以茶问心是在测试自己上一个阶段的修炼成果。 “好了年轻人,我们正式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是不是觉得上个阶段的七项修炼好像和商业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老人进入正题前需要先化解莫铭启心中的疑虑。 “正是先生,我刚刚还在路上思考这个问题。”莫铭启回答着。 “我们再来看看这杯茶,打个比方:如果没有人愿意去把茶树的青叶转变成一杯茶汤;如果没有了茶叶的采摘,加工,冲泡;还有如果缺少了这茶具,泉水,火炉等等,你我能否喝到这一口香茗?!”老人以茶打着比方,“人人都想喝到一杯好茶,如果我们不了解茶性,如果缺少了这些基本程序,或者这些基本程序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任凭花枝招展的努力也无益于一杯好茶,打铁还要自身硬。茶如人,人如茶。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常常被世俗繁杂的表象,蒙蔽了原本就澄净敏感的心,缺失了敏感的心又怎能觉悟事物本来的自性?!人的心就是一面镜子,镜子被污尘遮盖抑或自己破损,还能如实反映当下的真实吗?!”莫铭启恍然大悟。 “来,你再说说,商业又到底是怎么回事?”老人接着问到。 “商业以我理解,就是一种交换关系。”莫铭启以前有过思考直接回答着。 “不错,你的悟性很高,但只说对了一半。商业的实质就是交易,交易就是让我们和他人的交换关系变得容易,所谓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一种媒介,顾客要的是媒介背后的价值,而钱也只是这种价值的衡量……”老人一一帮莫铭启厘清,区分,迁善,回应。 就这样老人引导着莫铭启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悟道循法,九九八十一天也很快过去了。终南山上,草长莺飞,白昼交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