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哪吒》,也许你能这样和孩子聊聊

 长沙7喜 2019-08-01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如何成长,更别说成为英雄。

就像哪吒、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美国队长,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问题。

有的很自卑;有的没规矩、脾气大;有的有点软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过……但就在他们艰难的英雄之旅中,他们最终都成长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不断拉着他们向上、向前,让他们最终实现了蜕变和和超越呢?

看完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些答案。

这部电影一改传统,不再讲哪吒怎么斗龙王三太子,怎么反抗父权,扒开了看,故事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淘气包成长记。

光看电影海报上那张脸,大黑眼圈,痞里痞气,呲着大板牙,又坏又横,遇见这样的小孩,恨不得暴揍一顿,和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小少年哪吒完全不搭边儿。

哪吒本是灵珠转世,可坏人从中作梗,让他一出生就成了陈塘关百姓眼中的妖怪。就算侥幸活了下来,到三岁,也会被天雷劈死。

因为他是妖魔,又有强大的力量和爱搞恶作剧的头脑,一出生就只能被禁锢在李府中,不能出结界。

因为他是妖魔,所有的人都惧怕他,没有人真的接受他,他没有朋友。

因为他是妖魔,所有的坏事儿都应该是他干的。哪怕海里的妖怪为祸人间,哪吒明明是在保护百姓,也会被人误会。

无从申辩,没有生路。

于是,哪吒成了一个爱搞恶作剧,心狠手辣、脾气暴躁的熊孩子。

你听他念叨:“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带纸。生活你全是泪,没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腾越倒霉,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也是很疲倦。”

因为别人的偏见而放弃自己,因为天命如此,干脆就认了。

但就是这个又坏又丧的小魔头,最后却成了逆天改命的英雄。在拯救百姓时,他对因为同样失望而愤怒,想要毁掉陈塘关的敖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拼尽全力撑起了陈塘关的天,最终实现了从一个顽童到英雄的逆转。

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英雄之旅。那我们到底要带着孩子,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什么?

当我们带着孩子看完电影后,又能和他们聊聊什么呢?我想,有这样几个点。

首先,如何理解成长——面对偏见

无论是东方的英雄还是西方的英雄,无论是哪吒,还是孙悟空,实际上,每一段英雄之旅都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和逆袭。

正像李天飞老师在学而思网校刚刚上线的素养课《李天飞精讲西游记》中说的,世界各国的童话、神话、以及今天的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灵魂,这个灵魂就叫“人类的成长”。

这一版的动画片改编幅度很大,相当于重新写了一个故事,但是在我看来,和原来哪吒闹海的故事相比,这部电影最动人的恰恰在于哪吒的成长。

如何面对成长,就是像这部电影,像《西游记》这样的作品要告诉孩子的。

比如,成长路上要面对的第一关——是偏见。偏见就像是一座大山,如果你被它压住了,屈服于它,那么就很难真正走向成长。

哪吒和孙悟空很像,他们都是逆天改命的人!哪吒不信命,最终选择成为英雄而不是妖怪,哪怕面对天大的委屈。孙悟空一个石猴,篡改生死簿,大闹天宫,非要当一个“齐天大圣”。

哪吒也好,孙悟空也好,他们的故事都让看故事的孩子们了解,面对命运,面对别人的偏见。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的选择才能决定自己是谁。这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其次,如何面对挫折——旷达与乐观

哪吒的挫折够大吧?

他想有个朋友,但是整个陈塘关人对他都心存偏见;他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却要遭遇天雷;他终于有了一个好朋友敖丙,但是这个好朋友转眼之间就成了他的敌人。

这么大的挫折,他要怎么样去面对?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最喜欢看到的镜头是给哪吒一点点甜,他就能兴高采烈。平时耷拉着眼皮的大眼,瞬间就有了光芒。比如,父亲撒谎说他的天命是打妖怪;比如,小女孩愿意亲近他;再比如,他交到了敖丙这个好朋友。

纵然生活虐你千千万万遍,只要有那一点点美好,立马就能打心眼儿里快乐起来,心里开出了花。

这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旷达和乐观。

他和孙悟空一样,看似玩世不恭,但其实,让他们最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不是毅力,不是努力,恰恰是乐观。

你看,很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实际上都有这种旷达和乐观的精神。其中最典型的恐怕就是孙悟空了。

《李天飞
精讲西游记》有一讲讲师徒四人到底靠什么走完了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他有一段是这么讲的:


降服了红孩儿之后,师徒四人又走了很多日子,唐僧走得不耐烦起来,对孙悟空说:“徒弟呀,西天路怎么这么难走?我记得离开了长安城,在路上走了四五年了,怎么还没走到呢?”

要是孙悟空也在烦着,那可能就是“你问我?我问谁去?”“怕路远别出来取经啊。

你要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正面的负面的都会,唐僧听了这个,可能当时就不走了。

但你看看孙悟空是怎么说的。

孙悟空笑着说:“早呢!早呢!还没出大门呢!

猪八戒说:“哥哥,别瞎说八道。哪有这样大的大门?”

孙悟空说:“兄弟,我们还在堂屋里转哩!”

沙僧说:“师兄,少说大话吓我。哪里有这样大的堂屋?就是有,也没处买这么长的房梁啊。”

孙悟空说:“兄弟,要是依我看啊,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大地犹如一敞厅!”

猪八戒说道:“啊?那完啦,咱们转转就回去吧。”

孙悟空说:“不要乱讲,只管跟着老孙走路。”

你看,他并不鼓励,并不劝说,只是说:“只管跟着老孙走路。

天地当作一间大房子,在这种胸怀之下,斤斤计较什么道路艰难,不是很狭隘的事情吗?

以说,有毅力,是一种美德,然而还有比这种美德更超迈的精神在,这就是中国人的旷达的精神。

到电影,不也是这样吗?你看哪吒,面对侮辱诽谤,偏见天命,为何还能逆天改命?因为其实他的身上最有那旷达和乐观。这才是一切英雄人物身上最重要的品质。

第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让自己成为英雄?

是武功吗?
是装备吗?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的装备可以说是顶配了。你看他拿着火尖枪,踩着风火轮,还有乾坤圈和混天绫,而且还跟太乙真人学了不少法术。龙三太子敖丙,也很厉害。身穿坚不可摧的万龙甲,还能操控海水,变换身形。

但最终让哪吒成为英雄的是什么?

李天飞老师在课程中和孩子们讲过:
法宝和法术,就像工具和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身体深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也是唯一一种你可以把握的力量。

当你一次又一次努力克服困难,掌握更多的技能、本事,不断突破自己,你的潜力就会被调动出来,拥有让你自己也觉得惊讶的力量。

就像哪吒最后爆发的时候,长出了三头六臂,那就是属于他自己的力量,是他在危机关头被激发出的内在潜力。
而这个潜力才是我们每个人,才是小朋友们真正拥有的力量。

在看电影的时候,忍不住想,什么是教育。
教育不在于如何对着孩子说教。而正是在于用真正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故事去影响他们,再把故事背后值得他们学习的东西挖掘出来,带到他们的面前促使他们开始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名著中,有很多这样能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内容。
这也是我们做素养课的初衷。

在学而思网校的素养课《李天飞精讲西游记》中,我们正是希望能够把《西游记》这样一部趣书,一部对于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帮助的书中最有价值的精华带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成长,如何面对成长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如何去挖掘我们内在的潜力,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做一个自己的英雄,走上一段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而这些,才是我们期望通过素养课,通过《李天飞精讲西游记》,通过这些有趣的电影带给孩子们的东西。

在这里,我也期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带着孩子,陪着孩子一起去听听《李天飞精讲西游记》这门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十讲,但这里面有电视剧、动画片里没有的风景,甚至有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

《李天飞精讲西游记》课程原价99元,
限时49元拼团秒杀,不容错过!

↑↑点击图片,即可报名课程

报名即送:独家定制《西游记》取经线路全景图和《西游记》神怪贴纸

(文章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