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生病?

 岛城名医 2019-08-01

常听中医说,情志是很大的一个致病因素,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情志健康。那么,情志到底是如何影响身体的?为什么有人不受情绪影响,有人因情志而长期气血弱、脾胃差?


我们经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说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

七情由神明之心所主,又分属于五脏,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和悲,肾在志为恐,所以又有“五志”之称。

精神、情志活动是要有物质基础的,脏腑化生和贮藏的精气就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正常的七情六欲呢?就是“反应适度”这四个字。

什么又是“七情内伤”?它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

情志上的大喜、大怒、大悲,就是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而忧思郁结,多半就属于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而情志能否成为致病因素,和个体的耐受能力、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这方面,个体差异就很大了。有的人一点点小事就很上心,反应比较剧烈、持久;有的人是万事不挂心。

七情致病不同于外感病因从肌表、口鼻而入,而是直接伤及内脏,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所以又称“内伤七情”。

不同的情志变化影响不同的脏腑,分别是“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

所以,七情内伤与脏腑的对应分别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

一、怒伤肝:心里生气,却惹得肝气上冲

五志影响对应五脏有个特点:这个脏怕什么,就来什么。

肝怕什么?肝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也就是肝气、肝阳容易升泄太过。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成语更有“怒发冲冠”的形容。气上,就是气机上逆。

过度愤怒伤肝,就是大怒、多怒,易使本来就易于升泄的肝气一下升动太过,而致肝气上逆。

这时通常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呼吸急促等;如果气迫血逆,血随气升,则见呕血;若气闭神昏,则见猝然昏倒

这就是“怒伤肝”。

反过来,如果肝气升发太过,这个人的脾气也容易急躁、易怒。

追究它的原因,就因为肝气易升、易动;而怒则气升,同气相求、同象相应而已。

我们还可以参考卦象,怒属震卦。震为雷,为霹雳,为怒。“雷霆震怒”是常听到的比喻。易怒的火爆性格常被形容为霹雳火、或霹雷火。

肝火又称“雷火”,就是源于震卦。

发怒引起的疾病,如果治疗,以柔肝平肝为主。

柔肝,可以使肝的阴血充足,肝气得涵,则平和而不上逆,即使遇到引起易发怒的情境,也能表现为怒而不过,有所节制。

平肝,就是潜阳,将上逆的怒气直接压下去。

另外,别忘了,“肝喜条达而恶抑郁”,遇到肝气郁结的时候,如果能适度发怒,可使郁气升泄而得解。

但是,“适度”二字,说来容易,实在是知易行难的事。如果治疗肝气郁结,原则就是疏肝与柔肝。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生病?

二、喜伤心:高兴不一定是好事

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状态与喜这种情志有关。

喜,一般来说属于心神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本就是心气舒缓和达,神情愉快的表现。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喜悦是一种良性刺激,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和调,营卫通利,心情舒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所以《举痛论》再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这是“喜则气缓”的第一种解释。

但“气缓”,本就有“缓和”与“涣散”的双重意思。

那么,“喜则气缓”的第二种解释,就是涣散。

一旦过犹不及、狂喜暴乐,则心气弛缓而涣散,而致精神浮荡,神不守舍。

轻则心神不宁,出现少气无力、心悸失眠、精神不集中;重则心神失守,出现神志失常、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狂乱等病症。

这是“喜则气缓”的病理解释。所以就有“喜伤心”的说法。

比如《儒林外史》这本小说中的范进中举,就可以说是“喜伤心”的典型案例。

可能有人说,这是小说家言,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这种例证不难找到:比如有人打麻将,麻将胡了,人跟着也过去了。

应该说这种人,要不就年龄大了,要不就原来有基础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这一类的,心里一高兴,心气涣散,神散则气散,诱发了原来潜在的病,出现危险状态。

《医碥》对这类生理、病理概括为:“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

一般来说,大多数心气涣散的表现并不那么严重,经常是遇到了意外之喜,或大喜过望的时候,出现一过性的失态,比如语无伦次,举止失措,过后很快就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治疗。

假如稍重一点,要治疗,一般就是补心气、安心神,同时收敛神气,大概用人参、龙骨、牡蛎、五味子之类就可以了。

心在志为喜,我们也可以从五行角度来理解,心五行属火,火的颜色是红色。

喜事经常用的颜色也是红色,喜之为事,火红热闹,也属火象,这是心在志为喜的另外一个意象。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生病?

三、思伤脾:心里有事,消耗的是脾胃气血

思,为思虑、思考,是人们认识事物、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

《灵枢·本神》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于心识神主导下思维过程的一部分。

思维活动之思,是与“脾藏意”相连的。

如果脾虚气血亏乏不能养神明,那么它藏意主思的功能就难以正常发挥。

《济生方》说:“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

表明意与思相连,主要与思维过程的记忆、思考有密切关系。

临床治疗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常用归脾汤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或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升清。

脾主运化,以运为健,而《素问·举痛论》说:“思则气结。”也就是“思虑过度”“所思不遂”时,气结聚于脾。

那么,脾就欲动而不能动,欲运而不能运,升降失常,纳运失调。

这种情况,我们大概都有过体会,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茶不思、饭不想,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等症。

治疗该怎么治?以健脾行气为主。

《金匮要略》的甘麦大枣汤,机制之一就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以缓情急。

四、恐伤肾:吓得二便失禁,是伤到肾

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负性情绪活动,发于心而应于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肾……在志为恐。”《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气下,即气泄下陷。

但为何肾之志为恐?之前提过,五志影响五脏的特点就是该脏怕什么,就来什么。五志实是相应的五脏之所恶。

肾怕什么?肾藏精而位居下焦,以蛰藏为要,其用则肾精化生肾气,气化上行,通过三焦布散全身,以激发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但“恐则气下”,在恐惧状态下,肾中精气失藏而走泄于下,轻则两脚发软,重者二便失禁,遗精,滑精。

不但肾的精气不得蛰藏或正常布散,还走泄而失,就对肾的功能产生较大的病理影响,所以说“恐伤肾”。

什么人容易恐?

由于恐的情志活动主要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那么,肾精充足,蛰藏有度,则表现为遇恐而情绪不过;

反过来,如果肾的精气不足,蛰藏本来就不牢靠,则稍逢刺激就易畏惧,惶恐不安,而见精气下泄之症。

从五行应象论,“水曰润下”,“恐则气下”,均应一个“下”字;水这一行五色应黑,还能找到比黑色更能代表恐惧情绪的颜色吗?

恐病之治,当补肾固涩、宁心安神,桑螵蛸散方意比较接近。

五脏之中,尤以心、肝、脾三脏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

因为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其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病尤多损伤心神。

每个人都有坏情绪,为什么有人没事,有人生病?

这里强调一下,一些人对五志的发生之处存在误解,以为五志发于五脏。其实不然,五志都发于神明之心,应于五脏而已。

张景岳在《类经·九卷》说:“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情志内伤,虽各有所属,但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一般来说,得了病之后,良性的情志变化或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不良的情志变化,则容易加重病情;

或者在疾病过程中,因剧烈的情绪波动,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人猝死。

如患有高血压病史的人,遇到恼怒刺激,常使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危象。心脏病、癌症患者,也常因情绪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等。

一些慢性难治性的疾病,比如牛皮癣、恶性肿瘤,大多伴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病情也随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对于情志病症的治疗,除了上面讲的用药治疗之外,心理疏导和情志调摄更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和方式。

注:本文所涉方剂均需由专业医师辨证使用,切勿随意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