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首都机场送外卖:一天跑20公里,明星比电视上更瘦更美

 昵称535749 2019-08-01
2019-07-31 20:31

天下网商记者 蒋菲

201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量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

在1亿人次的起飞降落背后,有一群外卖小哥常年奔波于这个亚洲最大的机场里,他们见过父母送儿女出国前,叫外卖让她吃一口最爱的臭豆腐;收到过陌生旅客给的奶茶;远观过乌泱泱围了一圈人的韩国明星;还因为送餐急错过了成龙、何炅、刘德华……

他们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离别,一次又一次的重逢,一份平凡工作自有精彩。

机场电路维修员兼职送外卖

北京首都机场,刘金柱把车停至车棚,步行近1公里到T3航站楼大门口,里面是汹涌人流,他抬眼辨认着白色订单小票上的地址,小跑着寻找顾客。

“T3航站楼派出所后面的休息室、T3麦当劳旁眯一会儿休息室、3号航站楼四层出发H岛,广场东侧 H33国内售票处、一经路国内要客部……”

各种语焉不详的收货地址,对首都机场的骑手们无疑是一个难题。

所幸,37岁的刘金柱负责T3航站楼的电路维修长达7年,才能够找到客户注明的各类不一的收货地址。7年前,他从山东菏泽到北京首都机场工作,从一个机场编外的电路维修员变成了正式工。

刘金柱乘扶梯送餐

平时他过着白班夜班两班倒的生活,值完夜班后,隔48小时再上白班,会有比较充裕的空闲时间。今年年初起,刘金柱决定把夜班后的白天空档也利用起来,赚点外快。隔壁邻居,刚好是一个外卖小哥,在对方的推荐下,刘金柱开始在点我达兼职送外卖。

为了方便,他一回到机场附近的出租屋,就脱下机场制服,换成橙色外卖服骑车出门。因为定位就在机场附近,时常会配送周边的订单。

刘金柱在机场问路

即使作为航站楼“老江湖”的他,在“配送难区”机场送外卖,也曾有向航站楼片区保洁阿姨求问地址的经历。

爸爸也是见过明星的人

顾士国同样对机场片区送外卖的难度深有体悟。

他加入点我达已经2年多,算是这片区域的老骑手。在同样的时间,其他地方能送5个顺路单,但是在首都机场可能只能送一两单。高峰时期,他在航站楼上下楼层,从来不坐直梯,改走扶梯来得更快。

顾士国在机场车棚停完车去送单

有一次,90后点我达外卖小哥张万里,接了两个到T3航站楼一层的顺路单,一个要送到西侧的国内要客,一个送到东侧的国际要客,他在里面来回跑了近2公里。

“就我配送这段路正常步行,至少也要15到20分钟,所以我们在里面都要提着外卖袋跑着送。既要避免撞人,还要小心防止餐品倾洒,有一回拿着好几份麻辣烫在里面跑,手都勒得发红,送T3航站楼,对我们来说这难度一点都不比跑马拉松少。”张万里说。

张万里送餐途中

有骑手做过统计,在机场送外卖,最多的人每天要跑20公里,相当于绕操场50圈。

虽然工作辛苦,可也有福利,隔三差五能碰上不少明星。一次,张万里看到国际到达层乌泱泱围了一圈年轻人,年龄和他差不多大,但是因为送餐急,也没顾上了解情况,后来他听安检的人说,来了一个韩国明星。

刘金柱对此见怪不怪,机场里总有明星出没,但他总忙着送餐,没有观望的闲心,错过了亲眼见成龙、何炅、刘德华的机会。

刘金柱的手机里存着林允的照片

有一次他送完餐,听旁边人喊:“林允,林允,美人鱼!”赶紧跟着周围粉丝,拿起手机偷偷拍下一张照片,快速的抓拍,定格成一张模糊的照片,挺瘦挺漂亮的一个女孩,至今还存在刘金柱的手机里。

“爸爸也是见过明星的人。”他笑着和电话里的儿子分享。

订单背后的温情

顾士国经常会接到T3航站楼负一层民警休息室的订单,那里任何时候都灯火通明,凌晨和深夜还有民警下单,点早餐或者夜宵,偶尔还会备注帮忙买水或者纸巾。他们出门拿餐都是来去匆匆,顾士国连照面都没打上。

有一次,他忍不住和一个让他带水的民警抱怨:“警察同志,你们少点外卖吧,就属你们的休息室离车棚最远,要走2公里多,但是你们又不让我们把车停到航站楼门口。”民警听完笑了笑,又严肃地对他说,出于安全,车辆都要按规定停放。

张万里在车棚喝水

不知情的新骑手违规把车骑进航站楼,被机场民警严管教育,但民警仍会给他们好评。

午晚高峰的外卖订单一般都来自于机场工作人员,而旅客则偏好点下午茶和水果,前者占机场订单量的八成。这是点我达平台的骑手得出的结论。

他们甚至很少见到下单的机场工作人员,按要求将外卖送到安检处、值机柜台、休息室或者办公室。忙碌的工作人员往往点完餐后,手机放一边就去忙工作。

刘金柱说,“打他们电话联系不上是常有的事情。”他一旦打不通电话,就会在安检处喊一声:“谁点的外卖,麻辣香锅?”

顾士国和刘金柱

当然,很多匆忙赶飞机的旅客也在考验着外卖小哥。

张万里在等餐的过程中,曾接到一个催单提醒,那位顾客解释说,女儿要去留学了,趁着进安检口前,再给她吃一口最爱的臭豆腐。“当时听了那个父亲的话,就赶紧先把那一单给送过去了。”

顾士国曾接到一单,送两杯奶茶和一些点心给一个旅客,旅客收到后,给了他一杯:“我点多了,喝不完。安检也没办法带进去,送给你喝吧。”他捂着尚有余温的奶茶,感到心窝暖。

刘金柱则越来越适应机场维修工和外卖小哥两份相互穿插的身份。他回忆起4年前,《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在首都机场取景,“我看到他们运送拍摄设备,现在想想,我们骑手每天也在机场到处奔跑,不也是现实版的‘跑男’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