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艺术的,就是比别人会穿衣

 wunianyi 2019-08-01

F小姐是我见过最认真的时尚生活艺术博主。

她不只跟你谈穿衣打扮的美,也想和你分享生活细节的美感。

她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甚至要打飞的去看展,时不时分享电影、好剧和书,有很好的审美品位。

你以为她只能谈艺术吧,结果我跟她谈时尚八卦和社会学照样停不下来。

如果你急需一个美学砖家来拯救生活品味,强烈建议你关注她:F小姐。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长按关注


我去博物馆,不止看画,也看人。

各种历史博物馆,还是偏正经和保守的,现当代博物馆则是另一个域场,经常看见干脆利落的型格女人。

去德黑兰旅行,整个城市看起来墨守成规,一进到现当代博物馆里看,好像德黑兰所有型格女人都聚集在这里。

她们一样要戴头巾,但只是松垮垮地耷拉在脑袋上,维持在甩一甩就会掉下来但又绝不会掉的玄妙状态。特别记得一个叠穿黑色裙装的女人,潇洒利落,哪怕头巾遮住半个头,还是一丝不苟地化好妆,加上得天独厚的高鼻梁,就像从秀场走出来的模特。

▲ 此处无图,放个我拍的伊朗小女孩让你们感受一下.....

国内的现当代博物馆也不时能看到这样帅气的女人,就像这些地方有奇妙的dress code。他们穿得并不统一,有些是简单且风格化的,有些是夸张明艳的,却奇妙地很合眼缘,好像天生就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完美地融入现当代博物馆。

说起来,好些艺术家们的穿衣打扮都有独一份的“风格钥匙”。比如说布尔乔亚的帽子,大卫霍克尼的西装和围巾。就像塑造作品一样,他们也很懂得在衣着打扮树立个人风格。

▲ 路易斯·布尔乔亚

因为兴趣和工作,在现场见过一些野生艺术家。当然也有一些穿着特别随便随性,衬衫或黑T配牛仔就去开讲座的,见过一个云南画家,穿着很“云南”,恬淡飘逸,爱穿麻质棉质的衣服,常戴着一顶毛毡帽子。

艺术家穿什么,似乎也是他艺术的一部分。就像博物馆里的好看的人,他们大概可以分为两派:走极简主义风的,只爱冷淡的颜色,不时会用非常活泼的颜色点缀。而另外一派则非常浓烈又夸张,似乎要将自己的作品穿上身。

▲ 安迪·沃霍尔《三兄弟》

可你看安迪·沃霍尔,他的波普作品几乎是撞色的代名词,但他本人穿衣却很克制。博物馆里偶然看到安迪·沃霍尔的照片,他一头标志性的浅色短发,一身黑色针织高领毛衣和深色裤子。

▲ 安迪·沃霍尔

安迪的穿着打扮永远离不开黑白。早期的安迪一直只穿同一件黑色衣服,甚至被称为“Ragged Andy”(穿着破烂的安迪),但偏偏就把来来去去的黑白穿成了Andy ’s suit。之后,只要他出镜形象都离不开墨镜、假发和黑色或条纹衫。

▲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瘦高的身型,苍白的肤色和夸张的假发确实也把普普通通的黑色高领衫、条纹T恤和黑框眼镜搭出风格,酷感来自于前卫和大胆。

乔治亚·欧姬芙也喜欢黑色。跟安迪·沃霍尔不同,欧姬芙的黑是柔和的力量。

▲ 乔治亚·欧姬芙《黑门》

黑白容易让人觉得单调,欧姬芙很会用叠穿出层次感,内搭黑色打底衫,白色的开口衬衫和黑色的小西装,看起来干练又不失知性。

▲ 乔治亚·欧姬芙

同样是黑白搭配,欧姬芙把黑色西装外套换成针织外套,整个风格就变得温柔随意起来,但是清爽干练的盘发,中和了过多的柔媚。

▲ 摄影:Alfred Stieglitz, 1920-22(左),1927(右)

还别说,你还可以从画家的画里学识不少撞色灵感。什么颜色搭起来最美妙,看看画就知了。我老是觉得那种直接将蒙德里安的画又或者浮世绘直接搬上身的做法实在太直白,更聪明的做法是像Marni那样,将颜色搭配技巧搬到衣服上,就很美妙。

▲ Marni SS 2017

而另一派画家穿衣服则不讲什么道理,其中佼佼者比如弗里达卡罗。

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划过弗里达穿着的展。人人都说她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弗里达却始终热爱墨西哥传统服饰。

▲ 弗里达《站在墨西哥与美国边界的自画像》、《两个弗里达》

自画像里她都穿着传统墨西哥裙子,出现在很离奇的场面里。画外也一样,各种各样的特万那传统风格的裙子她都有。

▲ 弗里达

夸张的花朵头饰、经典的连眉、略带迷离又坚毅的眼神,还有略微发达的唇毛,让人过目不忘。你说她为什么老是穿着老一辈人最爱的服饰?我猜她的理由或许跟张爱玲神似——张爱玲总是爱翻老祖母式的衣服穿,“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如此才越发别致”。

▲ 弗里达

艺术家们也很懂得用小配饰做造型。我最欣赏的,还是弗里达的披肩。干净利落的中分盘发,造型夸张的耳饰和项链,风格足够强烈阳刚,褶皱披肩,则能添上一些随意松弛。

▲ 弗里达

像弗里达用素色和不同材质凹造型是一种玩法,像索尼娅·德劳耐在披肩的印花上搞事情是另一种玩法。

索尼娅亲自把自己的画搬到了披肩上,抽象利落的的几何图案摩登感十足。

▲ 索尼娅·德劳耐和她的画

大色块本身已经非常抢眼,比起铺满全身的大胆穿法,我还是觉得把这种元素作为点缀比较有参考意义。配饰夸张一点也无妨,可点睛。就像晚年的索尼娅,简单一身素色外套,配上波点小围巾,俏皮可爱。

▲ 索尼娅·德劳耐

帽子是另一份辨识度十足的单品。雷尼·马格利特就最爱帽子。他最著名的画《戴着黑帽的男人》,画的就是他自己戴着圆顶硬礼帽,那是他最贴心的外衣。

▲ 雷尼·马格利特《戴着黑帽的男人》

雷尼画的很多身穿西装的画里,都少不了一顶圆顶硬礼帽,他最爱的是羊毛圆顶毡帽,耐看之余还足够保暖,已经成了他的商标。

▲ 雷尼·马格利特

我们能从艺术家的穿搭上学什么?

我觉得首先是配色。生搬硬照未免太无趣,可照着莫兰迪、欧姬芙又或者爱德华·霍普,甚至德·库宁、波洛克的配色,或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威廉·德·库宁

 ▲波洛克

之后是个人风格。

他们每一个都很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核心风格,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一眼就能让人认出来。弗里达爱自己做墨西哥裙子,安迪·沃霍尔爱Andy’s suit。没有必要和哪个icon一模一样,最要紧的是找到自己最爱的模式和单品。

穿衣,有时也是在摸索自我。不少读者都问过我“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其实这个过程和我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一样。我的建议是,多试试,你肯定会有自己偏爱的,但你喜爱又未必真适合你——得根据身材肤色,摸索你更喜爱的、又适合你的,沿着这方向再继续往下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