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三)

 zamla 2019-08-01
艺术(三)

这是宋徽宗的名作《听琴图》,大概就是君臣三人聚在一起弹琴,中间那个道士打扮的是徽宗。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这幅画的细节,很有意思。

先看弹琴的人,注意看他的表情

艺术(三)

再看听琴的人,看他的表情

艺术(三)

上网去搜一搜现在弹古琴的人,根本见不到这样的表情。在这幅画里,无论是弹琴的还是听琴的,都是那种“有意无情”的状态。显然,音乐,并没有勾动他们的情绪,他们享受音乐,也不是为了心情的抒发。

由此说一说我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分两部分,一个是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一个是曲调。现代艺术非常重视曲调,有个好的调子有个好的节奏,一首曲子就成功了。现在重视声音本身的越来越少,大概这也是商业化的需要。

我是个俗人,打个俗的比喻,如果把一首曲子比作做饭的话,我认为曲调某种程度上像火候,而声音本身,就像食材。我的厨艺观是,食材本身是主要的,火候虽也重要但要配合食材,以食材特点为基础,不可妄动。同样的,我认为曲调是以声音为基础,不可随便乱调。如果以曲调为目标而搭配声音,属于一种扭曲。

可以看看古人的议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说的非常直白,高手出来,不用曲调,拨几下弦,情就出来了。这就是声音的作用。玩乐器的高手,单纯的仅仅使乐器发声,发出的音就是不一样的,情在音中。这才是音乐。

白居易还有一首诗《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白居易在这里感慨,以前的琴发出的声淡然无味啊,不合现在人的口味。这也说明,越古老的时候,人们并不追求声音如何催动人,越古老的音,是听起来无味的,不是激动人心,而是纯粹的声音本身。我是这么认为,上古时人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情绪抒发而去听音乐,他们是在大自然中寻找美妙的声音,这是一种很纯粹的审美,就像朱砂的红色,那种纯粹的红色本身就很美,同样的,美妙的声音本身就很美,没有曲调也很美。

李白有首诗,《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里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描述的活灵活现,一挥手,万壑松涛就来了。高手对于声音的超凡驾驭能力,真是令人称绝。

回到徽宗的《听琴图》,演奏者和听众的表情,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王维的状态是,弹琴后会长啸的。为何长啸?丹田气满,崩裂而出。

艺术(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