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得泪囊炎?应该怎么治疗?

 北京首大耳鼻喉 2019-08-01

泪囊炎一般表现为慢性和急性两种,而以慢性最常见。急性泪囊炎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原因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泪囊炎是由于患者长时间患沙眼、慢性结膜炎或慢性鼻炎,累及鼻泪管黏膜,造成鼻泪管阻塞。

泪囊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确切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泪囊炎常继发于邻近组织如结膜、鼻腔和鼻旁窦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结核或梅毒等。原发于泪道系统者,原因不清楚。正常情况下,泪道黏膜完整,泪液引流通畅,泪液有一定抗菌能力,泪囊并不容易发生炎症。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是下泪道阻塞所致的泪液潴留。开始时并不是器质性阻塞,而是由于鼻泪管黏膜暂时的充血水肿,而膜性鼻泪管居于骨管内,黏膜的血管、淋巴管丰富,稍微肿胀即可造成阻塞,使泪囊内容物潴留,易于细菌滋生,黏膜为细菌感染,炎症更促进充血水肿,形成恶性循环。若细菌毒力不强,泪囊持续慢性炎症,最终形成鼻泪管固定性阻塞。每遇毒力强的细菌进入泪囊,即可引起急性发作,多数感染来自邻近的鼻腔、鼻旁窦或泪囊周围组织。非特异性泪囊炎的主要细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摩拉克菌,少数为绿脓杆菌或淋病双球菌。还有多种因素影响这个过程:

1.解剖因素 骨鼻泪管的变异多,有的比较狭窄。特别鼻低平或面部狭窄者,其管径细小,黏膜稍有肿胀即可导致阻塞。发育时期鼻泪管管道不全或黏膜皱褶形成,管腔内径会太小,黏膜肿胀可使之完全阻塞。

2.附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鼻部的疾病如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均可导致鼻泪管下端机械性阻塞;鼻腔的炎症如急性、血管神经性、增殖性或化脓性炎症等,感染既可直接扩散至泪道,也可刺激黏膜肿胀,引起鼻泪管下端阻塞;萎缩性鼻炎,其黏膜萎缩,鼻泪管下端扩大,感染可由此直接向上扩散;擤鼻时感染性分泌物更易进入鼻泪管,而引起泪囊炎。鼻旁窦与泪囊有密切的解剖关系,其炎症也是引起泪囊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筛窦。泪骨常气化为筛泡,骨薄如纸,甚至有陷窝相通,感染可由此直接扩散到泪囊,也可通过泪囊周围丰富的血管或淋巴管传播。由结膜感染向下扩散至泪囊者较少,除非是某些浸润性疾病,如沙眼等。

3.全身性感染 如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结核等,可能是通过血源性传播。

4.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的滞留 可使泪囊张力减弱,同时又是慢性激惹,泪囊壁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炎。

5.异物 如从泪小点进入的睫毛或从鼻腔进入鼻泪管的异物亦可引起泪囊炎。

治疗泪囊炎的常规方法

(一急性泪囊炎:早期治疗,局部热敷,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当脓肿出现波动则切开引流。急性炎症消退后,应抓紧时机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泪囊瘘存在时,可在作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囊摘出术的同时切除瘘管。

(二新生儿泪囊炎:治疗可在急性炎症控制后,用手指压迫肿胀的泪囊,向下方按摩。迫使潴留物冲破堵塞端,而解除闭锁状态。也可用加压冲洗法,即按住上泪点。从下泪点加压注入含抗生素之生理盐水,如仍无效,则施行泪道探通术,一般都可以治愈。

(三慢性泪囊炎:治疗宜先将泪囊腔内分泌物排空,然后在结膜囊内滴抗生素眼液,以减少脓性分泌物。探通术必须在泪囊分泌物充分冲洗干净后才能试行。需注意避免形成假道和损伤泪小管而增加阻塞范围。根本的治疗还应采取泪囊鼻腔吻合术。如无条件也可施行泪囊摘除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泪囊与鼻腔间另开一新的引流通道。手术既解决了由泪道阻塞所致的溢泪问题,也解决了泪囊腔内积脓问题。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手术最适用于鼻泪管阻塞而泪小管正常的慢性泪囊炎病例。囊腔大且鼻粘膜正常者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