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花系列(第21期)--- 兰花(美女烟标欣赏103)

 wyj剑神卓不凡 2019-08-02

《兰花二首》

 宋  易士达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宋  易士达

曲水流边苔色浸,右军遗墨动清吟。
蕙风和畅人非昔,香得山阴直到今。

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兰艺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中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烟标欣赏:

今天我们欣赏一张中国东海烟草公司出品的---“美兰”牌

此张烟标不多叙述,比较典型的美女标风格。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副版的兰花,典型的明代兰花的画法(参见后面周天球的《兰花图》)

烟标延伸:

历代名家画《兰》欣赏(部分)

墨兰图 南宋 赵孟坚 故宫博物院藏

墨兰图 宋末元初 郑思肖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兰花图 明 周天球 南京博物馆藏

双钩兰花图 明 仇英 故宫博物院藏

花卉草虫图 明 杜大成

竹石幽兰图 清 郑燮 广州市美术馆藏

备注:篇首的兰花《香祖》,乃是宋美龄的真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