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国王室贵族玉器 ,好歹是战国七雄之一 !

 懿馨珠宝 2019-08-02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第一号《辉县发掘报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6出版。这里面记录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0至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发掘数座战国时代大型魏国墓葬和祭祀坑的考古成果。其中的魏国王室玉器,堪称战国玉器的经典。这批玉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仍旧是中国古玉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魏国,又称梁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曾经的中原霸主。他位于中原四战之地,东有齐国,北有赵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和韩国,这些东周列强都曾被魏国打败过。


  分段式龙纹玉璜。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祭祀坑出土。长20.5厘米,宽4.8厘米。



局部放大图之一。



局部放大图之二。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形状一般为璧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其两端多作龙首或兽首,主要用作胸前佩饰。这件玉璜由七块白玉和两个鎏金铜兽首组成,玉质细腻,光泽粲然。中部五块玉的内心穿孔,以铜片缀连,中间一块玉上雕回首卧兽,下有鼻钮,通体作龙纹及变形云纹。《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以礼北方,玉璜是祭祀北方玄武之神的礼器,亦常用作朝聘、祭祀、丧葬。这件玉璜形制和纹饰都极为精美,器形硕大,被誉为'古玉之巨擘'玉器之冠冕,代表了战国时期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战国(魏),长18.7厘米、宽4.9厘米。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


 

   此件带钩由白银制成,器形较大,通体鎏金,钩身铸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兽首分列钩前后两端,长尾鸟居钩左右两侧,盘曲逶迤。钩身正面嵌饰白玉玦3枚,玉玦中心各镶一粒半球形琉璃珠,钩身前端镶白玉琢成的雁首形钩首,从侧面看犹如一只曲颈高歌的鸿雁。带钩的制造工艺也十分精湛,采用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方法,将不同质地、不同色泽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使不同色彩的对比非常和谐,产生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此带钩纹饰繁复,玲珑剔透,包金镶玉,雍容华贵,是战围带钩中的精品,极为奢华,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

 
    玉凤鸟佩 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二号大墓出土。长7.1厘米,宽3..4厘米。


 
    玉鸟形佩,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6号墓出土。长3.7厘米,宽1.8厘米。


 

    谷纹双龙首玉璜  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出土。长9.4厘米,宽2.1厘米。

    玉圭  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大墓出土。长14.8厘米,宽5.4厘米。



   谷纹双龙首玉璜   战国(魏)。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祭祀坑出土。长9.6厘米,宽2.1厘米。



    钩云纹玉环   战国(魏)。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直径6.5厘米,内孔径4.2厘米。

    夔龙形佩,战国早期(魏)。3.5、长10.9、厚0.6厘米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玉具剑  战国(魏)。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河南辉县赵固村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这其中只有左上角的这件常见于展厅,其余的玉器大概长年深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库房之中了。


    河南辉县赵固村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这其中只有左上角第二件的玉环常见于展厅,其余的玉器大概长年深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库房之中了。

 

    河南辉县赵固村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这其中的玉璜和一只玉圭常见于展厅,其余的玉器大概长年深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库房之中了。



     玉简册。河南辉县固围村1号大墓1950年出土。 简长22.5厘米,一组50件。青玉白斑。简面无字,是否剥落还是原本无字,已无确证。战国玉简发现不多。是研究当时葬俗和简册的重要资料。



    河南辉县固围村魏王室祭祀坑出土玉器情形。




 

    辉县固围村二号墓出土的玉器。只有下面的玉凤佩常见于展厅。



    辉县固围村六号墓出土的玉器。其中右上角的玉鸟形饰常见于展厅。在辉县的琉璃阁还出土了商代晚期的墓葬以及战国早期卫国的贵族墓葬。卫国后来被魏国所吞并,而魏国后来又被秦国所灭。这一地区的墓葬早在民国时期的1936年就已经开始发掘,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来了,发掘被迫中止。当时所发掘的大批文物保存于原河南省博物馆,1949年,这批文物被移送台湾,现存于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50年新中国成立,发掘重新开始,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者在此继续进行发掘,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魏国王室珍宝。《辉县发掘报告》一书,是新中国第一份田野考古报告,也是每一位考古系的学生,必修的经典。


古玉虫

致力于中华古玉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