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CHAOYANG3901 2019-08-02

瞎掰”这个物件,人们通常又叫它“鲁班枕”。据说是2600年前,由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发明,初衷是为了考校弟子的木匠活儿。一块独木硬板,不用一颗钉子,也不能拼接,只是通过锯、凿、刨这样的手法,完成后用手掰开,掰成功了就是一个能够折叠收放的小板凳;要是掰不成,就瞎了,还得重做。掰来掰去,时间久了,“瞎掰”的名字就传开了。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做“瞎掰”的木头不能有疤,以防开裂。最好是老木头,水分少,不易变形。如果是新木头,就要用盐水煮72个小时,然后再自然阴干。瞎掰是从微观考察木匠的天赋和雕刻功夫,木匠要学会了制作鲁班枕,雕刻一类的细活就难不住他了,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

简单地说呢,瞎掰原来是一整块木头,后来被分解成四块,通过精准的计算与打磨雕刻,这四块木头仍然两两相连、环环相扣。

似乎,唯一能将瞎掰熟识于心、并制作中寻找生活乐趣的人。经过严谨的划线,制作瞎掰的进程只是完成了准备工作,更大的挑战、更惊人的技艺马上要开始。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只有亲手去接触它,体会它,爱上它,才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瞎掰就是这样一门手艺,它也见证着手工艺人的智慧。

“瞎掰”这物件,打开后能当板凳,睡觉时能作枕头,上面雕刻有各种寓意丰富的图案与文字,既可供收藏赏玩,又便于携带,一物多用、方便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别看名字土,“瞎掰”可结构复杂并不寻常。从侧面看是彼此相连的三部分,其实它由一整块木板精制加工而成,能支、能合、能坐、能枕,几乎囊括了木匠活所有的手艺。其制作原理就像人的两只手,枕面是掌背,中间好像手指在关节处交叉咬合在一起,模仿人手折掰的姿势。基本上是“以缺补缺”,一锯下去,两个面应是相互吻合,天衣无缝;一凿下去,要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成榫,看似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瞎掰”的制作巧妙,是古人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象征,也昭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什么木质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瞎掰”,通常选用无疤、无虫眼、韧性好、密度大的优质硬木材料(如小叶椴、紫椴和花梨木等),最好先放进大锅加入盐水蒸煮二十个小时以上,然后再放置阴凉处自然风干。具体制作时,要先在板材上画好槽、梁,之后历经锯、刨、磨、钻、雕、凿、抠、上漆、打蜡等几十道工序方能成形。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瞎掰”制作工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瞎掰”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二是阴阳、动静互补。“瞎掰”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静、动结合,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继而循环往复,如日月交叠,寒暑变更。

非物质木工文化遗产——瞎掰,有多少人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