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长期背井离乡,自认为是为孩子,但你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吗

 未说育儿 2019-08-02

在一次回老家,看到墙上有木炭写的字和画画的画,本想说这画的乱糟糟的,多难看啊。

走近一看,上面写着: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还画了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的画面,瞬间被触及到了泪点。

画画的小孩子是邻居家的巧巧,跟大伯大妈生活在一起,家里还有大伯大妈的两个孩子。巧巧大多是沉默不语的,该做事就做事,从不多言。大伯家的两个孩子就显得比较活泼了,经常是这山跑那山玩,很自在的样子。

我没次回去都会带一些零食回去,那两个孩子非常积极的就来我家了,但几乎看不到巧巧出来,每次给的零食,都是转交给她的。

大伯对孩子还是一视同仁的,会照顾巧巧的心情,但是大妈则有些偏心,好的都想着自己的孩子,考虑巧巧的时候不多。

为此,大伯经常说大妈偏心,引起争吵。每当这样的情况时,巧巧就特别的害怕,生怕自己被“撵出去”。

想想以前,巧巧还有说有笑的,也不怕生,甚至还能和大人聊天,但现在她大多数时候都“躲”在屋里。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沉默寡言?

父母常年在外,对孩子关心太少,孩子生活好不好,开不开心?父母不知道,只想知道孩子学习怎么样?并没在意孩子的心情,对孩子关心甚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听话,要努力读书。

家长是轻描淡写的给孩子打电话,甚至除了学习,和叫孩子听话,就不知道该给孩子说些什么了。而孩子呢?在电话的另一头,大多是默默的听着,也不知道或者不敢说说其他的事情。

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她内心是没有安全感的。在一个不是自己家的家里生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什么都要首先考虑别人,顺着别人的意思生活。

自己“封闭”自己,努力的保护着心中的那一丝的安全感,那一丝自尊。孩子与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那真的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笔者小时候,爸爸妈妈也常年在外打工,也是被放到亲戚家生活,那种感觉不是很好,收欺负,受排挤,虽然没有被打,但却又比打更让人难受的,那就是语言的伤害。

“你滚回去,别来我家了”;“你父母不要你了,所以才放我家的”;“你父母不会回来了,看你怎么办”……

内心充满慌张,别的小孩子放学后就玩着小孩子的游戏,而我只敢在“家里”待着,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不语的,害怕多说话、说错了话会被责骂,尽可能的取悦亲戚和亲戚家的小孩。

在记忆力,那是一个灰暗时期,恨亲戚,恨父母,好想自己快点长大,离开这个“家”。

家长选工作还是选孩子?

曾经有一个保洁阿姨,为了保证自己三千块月薪的工作,已经六年没回过家了,每天早上四点就去上班了,下午能休息一会儿,晚上又要继续上班到十点以后才下班。

而她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全部机会老家给孩子,让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当有人问她,那么长时间没回家,想家吗,想孩子吗?

他含着泪说:想啊,可有什么办法呢,要赚钱要孩子啊。

当别人再问:你长时间不回家,孩子还会认你吗?

她说:没事,孩子长大就懂事了,他们会明白的我的做法的。

可是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孩子表现得很陌生,即使知道是自己的妈妈,但却没叫出过“妈妈”两个字。

孩子长大了,他会懂妈妈的做法吗?会理解吗?

很多家长都想要把孩子养好,给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选择了工作。收入是有了,但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却没有了,而且是无法弥补的。

有些人成年了依然可以和父母开玩笑,长时间聊天,说出心中的秘密。而有的人成年了,和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或者和父母没多少感情,打电话都是捡重要的事说了,然后挂断电话,一供用时不到一分钟。

家长给的是孩子想要的吗?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吗?

前段时间,网上报道了一个新闻:37岁的刘凌峰,在有了两个孩子的时候,就努力工作,想要给孩子多存点钱。在得知患了胃癌之后,在微博里说:这么多年辛苦的工作,一心只想给他们多存点钱,让他们有机会受到更好的教育。

可是今天我发现,我错了,他们不是需要很多的钱,而是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关心。

他在遗愿清单里说:儿子,我想带你去钓鱼、野营、夜读,参加你的家长会。我怕你将来无法体验一个父亲真正的温暖。

很多人只有错过之后,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

我们曾以为,爱孩子,就是要尽可能的,给他们丰厚的物质,给他们最大能力范围内的教育和买房子。

但我们却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感受,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好像从来没问过,只按自己想法给予,却不管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如何处理孩子工作的关系?

很多人说照顾了孩子,就没有工作,也就影响到了收入。如果选择了工作,就照顾不了孩子。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 跑不了,等自己挣了钱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那样大家的生活都会好。

对于工作,担心离开了这个工作,就不容易找到有这么好的工作了,而且以后自己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工作了。

其实,家长进入了一个思想误区,总以为挣了钱了就是最好的,有钱了就有一切了,其实有很多东西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就比如亲子之间的关系。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孩子十岁之前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孩子十岁以后,任凭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所以孩子不想父母错过陪伴他们的时间,而家长也要懂得去陪伴孩子,更不应该错过和孩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那也是家长与孩子亲近关系的基础。

常言说“娘是精神,爹是胆”在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尤其是母亲 ,父母挣钱是为了什么?为的不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孩子在孤独和害怕中生活,不能健康的成长,就算家长挣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现在很多家长,愿意自己吃苦在外面打工,花钱给孩子报辅导班,却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不要想着上辅导班就能让孩子学好了,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就能让孩子快乐,那就是大错特错,精神支柱比物质更重要。

孩子入学后,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尤其重要,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