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百花A彩虹 2019-08-02

关于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现在各类心灵鸡汤已经写了很多。

高频出现的说法就是:富人思维。

得到那些自媒体指点迷津之后,一大批穷人开始了对“富人思维”的拙劣模仿。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比如,学着富人挥金如土,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四处借债,美其名曰:“提升融资水平”;

又比如,学着富人广交人脉,跟猪朋狗友宿醉不归,花天酒地,美其名曰:“拓展人脉资源”;

又又比如,学着富人搞投资,把积蓄都扔进股市和P2P里,美其名曰:“有钱人不在乎一时得失,只追求概率上的胜利”

这些东施效颦的结果只有一个:越来越穷。

于是很多人感到迷惑:为什么我明明学了富人思维,结果反而钱包还越来越瘪?

01

其实,真正的富人思维只有一个:杠杆效应。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阿基米德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只要力臂这个“杠杆”足够长,那么无论多么重的物体,最终都能撬动。

落到财富这个问题上,道理也是相似的。

你手上要是有了足够长的“杠杆”,再小的财富起点,你都能“撬动”庞大的资产。

而有钱人跟没钱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穷人手上没有那根足够长的“杠杆”,但是富人有。

有了“杠杆”,你才能出很小的力、付出很小的成本,来获得数倍于原始金额的回报,博取更大的权力和资本。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有了“杠杆”,你才能把同一件东西顺着这条“竿子”卖给很多很多人。

所以说,有钱人的赚钱秘方,说白了都是“杠杆效应”,就是把同样(同类、相似)的东西卖给很多很多人的能力。

找到这种“杠杆”,比做好产品本身还要重要。找到了杠杆,任何初始阶段的微利都可以扩充成一笔巨大的红利。

02

那么,有钱人是怎么玩转“杠杆”的呢?

以前传统媒体还很强势的时代,最赚钱的作者和写手,都是怎样运作的呢?

与其说,他们是在努力钻研写作技能,不如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积累“投稿资源”上。他们很早就知道“杠杆原理”的重要性。

“投稿资源”就是他们的杠杆。他们曾经挨个挨个地给各地杂志打电话、寄信,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投稿渠道网络,和成千上万的媒体建立了供稿关系,而当时的媒体编辑,正好也需要把一批优质作者纳入约稿库中——于是双方一拍集合:编辑登载写手的稿子,写手领到稿费之后,又给编辑一笔小回扣以稳定合作关系。这样编辑往往就愿意长期采纳同一位作者的稿件。

这些作者在掌握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后,马上开始了一个“骚操作”:一稿多投。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当时媒体资讯并不发达,不同地区的读者很难看到异地媒体刊载的稿件,于是利用这种“隔城如隔山”的特点,写手把自己的同一篇稿件投向全国各地不同的媒体,只要质量水准在线多半都会被采纳。一篇千字稿件在一家媒体上的稿费,少则200-300,多则600-800,如果被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媒体刊载,那一篇稿件可能赢来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

而彼时业内闻名的几位写手,都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赚得第一桶金的:把一篇文章卖给多家媒体,这就是一种“杠杆效应”。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流写手们通过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投稿方式,很快就日入斗金,在北京买车买房。

不过,现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互联网媒体兴起,一稿多投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写手们开始寻求新的“杠杆”——这个杠杆就是庞大的线上粉丝群。

有了粉丝,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便成就了大v。一篇稿件,通过成千上万的粉丝转发出去、扩散出去,阅读率飙升的同时,也通过链式传播引爆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作者再通过文章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去反过来打造个人的身份品牌和IP价值。这实际上依然是“把一篇文章卖给更多的人”的套路。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当然,有一些写手和作者,他们的身份标签,本身就是自带“杠杆”的——比如说,如果你是XX知名媒体的总编辑,这个标签本身就自带10w+粉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追逐成功、渴望建树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增添自己的职业优势或头衔优势,给自己谋一些光鲜靓丽的标签,他们深知身份即价值、身份即杠杆这个道理。

03

还有一种“杠杆效应”的玩法,叫做“KPI锁定”。

这个也是很多以销售、直销或金融为主导业务的公司,直接写在绩效考核方案里面的套路。

大概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多多发展下线(或者下属)的方式,让下线(下属)完成销售任务,然后自己从下属的业绩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按照这种模式,下线(下属)越多,收益越大。这些下线(下属)以及他们的销售客户群就是他们用于致富的“杠杆”。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高管和领导能够“躺着赚钱”的缘故——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板、一个战略,一个营销上的策略构思,就可以让下属(下线)去执行,执行者越多的时候,销售成果也会水涨船高,对这些高管和领导而言,可“抽水”的资本就越多,他们自然距离财务自由也就更近。这实际上是“把一个想法卖给了许多人”的操作。

当然,现在互联网时代,卖货带货的方式没有这么“原始”了,很多人的销售杠杆已经从“下线”“改头换面”成了“社群”。“大v”们通过一些方式集结人脉,建立起各种微信社群,把产品放进社群里销售——有些社群还需要设置VIP、收费进群等门槛。

我曾经加入过一个以金融投资为主题的微信社群,那个社群需要收取“年费”——每人1000元/年,据说入群之后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金融投资理财指导。而群内的500个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大中型企业的高管和老板,各自手上都有一些吸引力很大的投资项目。“群主”自称是某大学EMBA讲师、某某985大学的客座教授,对金融投资和国家经济政策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常常能得到一些从顶级智库流传出来的“猛料”。出于对“猛料”的兴趣,以及参与“高管俱乐部”的需要,很多人也情愿为“入群资格”一掷千金。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但后来我待久了才发现,原来群主传授的所谓“猛料”,也就是对公共媒体曝光的各类新闻讯息,进行二次加工和重新解读而已,并不是有什么私下的、独家的、上达天听的珍贵讯息;也没有多少具体的“发财指导”,而群内的“高管”们也从一开始的兴致盎然、频繁交流,变成了沉默潜水——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这个“高端社群”越来越成为食之无味的鸡肋。

但大家又不忍舍弃微信群中的人脉价值,于是各个高管都开始了“潜水”。群主很快意识到了社群热度萎缩的问题,于是又开始巧立其他名目试图激活会员热情:比如,每周搞两次“高管微信公开课”,针对近期发生的热门经济新闻作为主题进行投资策略解读,要求群内在线成员必须发送不低于28元/次的红包(这样一堂课下来可以获得近千元收入);到了暑期,群里又开始筹办“高管夏令营”之类的高大上线下活动,每人收取5000元/次的活动费用,主题是前往全国各地的一些知名企业进行考察,但实际上更重要的目的,是为群内的高管们提供线下会面的机会。

我心里暗暗叹服,这才是把知识付费、培训付费、杠杆收割玩到极致的楷模!别人都是割普罗大众的“韭菜”,他们割的却是老板和高管的“韭菜”!

04

当然,最高级的玩法,是“杠杆交换”。

每个人终其一生,所掌握的“杠杆量”总归是有限的。

你的下属数量是有限的,你的粉丝数量也是有限的,你的客户资源网也是有限的;

所以,要想自己的杠杆变得更多、更大,就得“共享杠杆”和“交换杠杆”。

也就是说,要找到和自己身份、档次、资源和财富匹配(或者比自己更高)的另一人,用自己手上的杠杆和对方进行“置换”。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你的下线成为他的下线,他的客户成为你的客户;你的粉丝成为他的粉丝,他的资源成为你的资源……经过这种强强合并,双方的财富和回报又能翻倍。

有一家大企业A企业的工程部负责人接到了一个预算数亿的项目,然后进行招标,在招标过程中选择了某同业B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与该企业的某负责人建立了私交;项目结束后,双方实现了双赢;若干年后,B企业又有一个预算数亿的项目,于是用“报恩”的方式把项目交给了A企业,这一来二去,你来我往的骚操作,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这就造成了一个吊诡的结果——经过这样的一轮“交换”之后,相当于A、B两家企业的工程部负责人分别从自己的公司里直接拿走了数亿预算,但因为双方是“交叉交换”,符合规范的交易程序,于是外人也抓不到什么把柄。

所以,大家看清所谓“富人思维”的真相了吗?

富人比穷人多的东西,并不是什么过人的智商和三头六臂的超能力,而是他们懂得利用杠杆、指挥杠杆和交换杠杆。

当然,也有一些人的“杠杆”,天生就比你长得多。有些“杠杆”,是可以世袭、可以遗传的。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杠杆决定命运、渠道决定命运。

把一个产品(技术、模板、概念、构思)卖给很多人的能力,就是致富的秘密。这不一定具有多么精深多么晦涩的技术含量,只不过有人更早解锁了这个技能,于是成为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