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上海,才能让40岁单身女人有尊严的生活

 zhuangzhangabc 2019-08-02

几周前,一位高中时关系不错的女同学通过校友微信群加了我的好友。

将近二十年未曾联络,开口第一句话,我习惯性地用上了中年人聊天的常规套路:你孩子多大啦?上学了吗?

人家回复道:我还是单身呢,没结婚,也没谈恋爱。

我瞬间深悔自己的孟浪——没有问人家是否成家,就先验主义地问孩子年龄。幸好,多年的老同学,并没有责怪我。

看了看她的朋友圈,发现她现在过得不错,经济独立,事业有成,也有着丰富而精彩的业余生活:健身,美食,爬山,潜水,走遍世界各地……

有趣的是,因为去年加入了高中校友群,陆陆续续加了好几位同学,其中有男也有女。男同学大都已经成家生子,而女同学中,却有好几个都还过着潇洒的单身生活。

我有点感慨地跟阿袋子同学说:怎么最近“复联”的女同学都是单身?人家不假思索地就回了我一句:在上海,一个女人单身完全可以过得很好,那为什么还一定要结婚啊。

醍醐灌顶。

这么多年来,我好像还是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只有上海,可以让一个女性不论多大岁数不结婚,都能够享受到自在的生活。注意,是“自在”,而不仅仅是“舒适”。

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所最让我热爱之处:真正意义上的宽容。

结婚与否,其实是一项纯粹个人化的选择。但是在中国,却往往会被加上太多的其他色彩:父母的压力,亲戚的议论,生育的责任……

而这种压力,往往更多地被投射到女性的身上。

很多年前,因为机缘巧合,我曾经在豆瓣上遇到过一个广东的女孩子,我们都很喜欢香港早年的武侠剧,聊得投机,就彼此互加了微博和微信好友。

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在网上发布了一连串代表心情恶劣和哭泣的图片,正好被我看到,就随口问了她一句怎么了?

她告诉我,她的母亲因为她至今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觉得“丢人现眼”、“见不得人”,两个人争了几句,母亲就大发雷霆地把她关在了外面,不让她进自己家门。

我试图劝慰她几句,她却回复我说:不怪我妈,确实是我自己不好,我们这里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大多数都结婚了。我等会会去向她道歉的。

我一时语塞了。

这个女孩子那一年是几岁呢?

25岁

就我所知,在上海,25岁的女性被催婚的,几乎绝无仅有(除非是习惯于早婚的“本地人”)。即使是到了30岁,单身也不会构成一种社会压力。而这个女孩子却已经接受了自己25岁没结婚确实是件“丢人事”的观点,还是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开放程度的地区之一的广东,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难过的。

后来,因为生活节奏的差异,和那个女孩子的联系渐渐断了。有时候想起来,还不免会猜测,她是不是如她母亲的心意,“按时”嫁了出去?

当年做记者的时候,经常到处出差,有一次到了湖北恩施下面的一个县,当地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陪同我下乡去找采访对象。

那是一位面容清秀、皮肤白皙的女孩子,看起来比当时东奔西跑的26岁的我要年轻得多,做事非常干练。

我们从山里回来时,天色已经擦黑了,她显得有些着急,欲言又止了几次,最终还是跟我说了,她要赶回家去给2个孩子做饭,不能陪同安排我的晚餐了。

这原本就不应该麻烦人家,我当然赶紧请她去忙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也很惊讶:看起来才20出头的她,怎么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了呢?

在后来的几天采访中熟悉了之后,她告诉我,自己18岁广播职校毕业,就被父亲安排和到县里工作、并跟一个同事结了婚,很快就生了两个孩子,随后对方离开家乡去了外地“做生意”,一去便杳无音讯。

为什么那么早就急着结婚呢?因为在当地,“如果过了20岁还不成家,就会被人说闲话。”

现在也挺好,反正就拖着两个孩子过呗。”她微微地笑着,暮色中,睫毛上却似乎盖着一层水气。

很多年后,我已经离开了记者的岗位,但那个傍晚,那张忧伤地微笑着的侧脸,却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影象。

同样的人物,在上海却会遭遇到截然不同的剧情。

不能说上海的父母完全不会对孩子、尤其是女儿的婚姻着急,但是大多数正常的家庭里,也就停留在自己生闷气的程度,把孩子赶出家门之类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至于在社会层面,就更懒得来管你的闲事了。除了某山论坛上的少数?丝们有着对大龄剩女奇特的仇恨心之外,上海人基本上不会因为一个人多大年龄没结婚而对她报以特殊的眼光。

我以前工作的单位里,有一位从围城里进出过几次的老师,如今年近六旬,还保持着单身状态,但这并没有让她受人议论,也没有对她的工作带来任何影响,前不久还被提升为了单位的主要领导;

我还有一位比我大几岁的朋友,至今没有成家,也没有恋爱,和她养的两只狗一起过活,隔三差五地就换辆车、买套房,还经常和我们欢乐地讨论怎么给小狗找早教之类的话题。

今年春节,我看到朋友圈里一个85后的女孩子刚刚年初三就已经在晒从东北老家回上海的车票,随口问了她一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回答我:一回家就被各种催还,不要说爸妈,就连出门同学聚会、小区遇到邻居都是各种逼问各种介绍,实在受不了了,还是早点回上海好!上海没人会盯着你说这些!

上海的女性如何看待年龄与婚姻的问题,这里有一首曾经风靡网络的沪语版《Let it go》可以给出完美的诠释:

有客厅,有阳台,喝喝咖啡看看书,这个就是上海女性所向往的休闲生活——至于婚姻和家庭,有合意的当然很好,没有,也不必强求。

当然,这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到的。

对于一位40多岁的单身女性来说:

当你的工作伙伴看你的时候,他是用猥琐的目光打量和揣测你,还是坦坦荡荡地跟你交流合作?

当你的邻居看到你每天一个人进出的时候,他们是在背后充满恶意地议论纷纷,还是笑嘻嘻地提醒你不要忘记了带钥匙?

当你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他们是絮絮叨叨的逼着你去相亲、找个活的男人就嫁了,还是只关心你是不是又瘦了、穿得够不够多、过得开不开心?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是不是一直能够得到公平而充分的工作机会,确保自己的经济能力可以维持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几个问题,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才能够决定一名女性是否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下去——在上海,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的,都是正确的答案。

有人说,因为十里洋场时期,上海产生了大量以纺织女工为主的职业女性,她们拥有了较高收入的同时,也在家里具有了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并一直承袭至今。

这种说法或许可以解释女性在上海家庭中地位高的原因,但却无法解释,在社会层面女性的个体意志得到尊重的缘由。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决定其社会行为表现的根本因素。记得有人曾经撰文指责过上海人的“冷漠”,在我眼里,这恰恰是懂得尊重的体现——对于别人的生活,你本就没有权利去指手画脚,那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式的“热情”的根源,真的不是窥私欲吗?

事实上,在上海能够得到尊重和包容的,又何止是大龄单身女性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