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电维修行业面临的困境

 一守望先锋一 2019-08-02

29年前,因为痴迷于电子技术,我结识了一位维修店老板,他本是一位国企职工,因不满足每月百多元工资收入而辞职,依靠自己的家电维修技术开了一家维修店,每个月的纯收入是他在国企的数倍,我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所在,于是便将这一行当推荐给了一位残疾的朋友。

那位辞职开店的朋友由一间小屋,一个人、一把烙铁专门从事家电维修,发展到了三间的店面,带了3个学徒,不仅维修,而且还卖一些小家电。那位残疾人朋友的维修生意也十分红火,12年前,辞职开店的朋友更换了更大店面,但却不再从事家电维修,而是改行卖家电及小商品,那位残疾人朋友依旧维修,但生意日渐冷清,勉强度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意,虽然不能说明它是整个家电维修行业的缩影,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电维修行业步履维艰的困境。我虽然不开维修店,但作为一个维修人,也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家电生产、制造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智能化,大规模贴片式集成电路应用,使得维修难度加大,从业人员原有的技术不能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有些生产厂家技术保密,也可以说是技术垄断,导致维修资料、维修配件奇缺,甚至有将集成块原型号抹去,就算有顾客送修,许多维修人员也是无从下手,即使能够找到故障,也往往因买不到配件而不得不推给厂家的售后服务点。而售后服务点有厂家的技术支持和配件支持,在短时间内就修复故障,久而久之便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维修店的技术不如售后服务的误区(但不排除有些维修店人员技术缺乏)。

现在家电产品价格愈来愈低,维修费高了客户便会弃之不修,有些电器维修难度越来越大,维修收费却无法提高。一些在传统家电硬件维修中拥有精良维修技术的从业人员,对于新产品,新技术不是采取学习、吸收、接纳的积极态度,而是采取了回避、抵触、不屑一顾的消极态度。思维依旧沉浸在对往日家电维修'一烙铁活'就可赚钱的美好回忆,以致在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故障面前束手无策,由此对维修行业的前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现在家电的技术含量增加了,分立元件被集成电路替代,机械模式被智能模式替代了,这是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维修技能也要提高,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无本生意固然好,面对智能化,大规模集成块电路,不是一把烙铁,一块万能表所能对付的,做维修经营理念不能太僵化,尽量灵活,开一间店铺,就终日在店铺内坐等顾客上门,不做广告也不上门服务,我经常购买元器件,接触过维修店老板,他们都有一个奇怪做法,只修不卖,好像卖了配件就会丢了生意似的。

客观因素不是我们一时能够改变的,做为维修人现这世纪要更新观念,开阔思路,改善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当前面临的困境,使自己在维修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要还在从事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断更新知识,多路发展,使自己的维修技能与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也尽自己所能别让自己家电维修行入穷途末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