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考研成为了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较2018年238万激增52万,成为增幅最大的一年。如同学们所愿,读研可以提升的自己的竞争力,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为了考研成功上岸,同学们夜以继日地埋头苦读。 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只要成绩好就可以挑选到合适的大学合适的专业;考研不仅需要成绩漂亮还需要足够了解相关的学校、专业等信息。因此,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以下事项和信息必须注意,否则可能是白费功夫,成功几率小。 一、不过度关注学校的名气 很多同学想要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因此选择考研院校时过度关注学校的名气,非名校不报。要知道,考研也是一个全国性的竞争,从来不缺优秀的学生。不要抱侥幸心理去选择和自己实力不匹配的院校。选择院校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否则,只会加大自己落榜的风险。 二、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 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也是相当重要的信息之一。考研是先选择学校,然后根据学校要求准备考试。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人数,如果是招生人数少但专业却并不冷门,那你的考研可能就是一场硬仗了,需要好好准备。因此,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便于制定合适的学习战略。 三、调剂名额 我们还需要关注院校的调剂情况。存在调剂名额说明热度不是很高,但竞争相对较小,考研成功的机率也比较大。 四、推免生所占录取总数的比例 我国教育部规定,每个高校的专业推免人数不得超过50%,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高校推免人数远超半数。推免人数越多,通过考试上岸的学生人数就越少。因此,如果你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推免生人数较多,那建议你早做准备。 五、历年复试录取分数线 复试录取分数线是一定要看的,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往年的数据推测当年的录取情况,也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个更加明确和准确并且可以量化的目标。 近些年,考研人数激增,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对于每一位学子而言都是一次残酷的考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考研不易,愿大家的努力都不被辜负,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