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娃路上最大的假想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昵称44943940 2019-08-03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

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小时候能吃能睡能长个,长大后不仅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找得到白富美、嫁得了高富帅……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偏偏,们的父母总是能认识几位优秀于常人的「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潜伏在我们周围,甩不掉,躲不开。

父母爱比较,孩子最煎熬

一比较就焦虑,中国父母的通病。

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在今年年初对 2009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90.6% 的受访者称自己身边对孩子要求和期望高的家长多。

  • 83.4% 的受访家长表示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剧中的林妙妙母亲王胜男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把孩子看作一切,看做自己「最大的爱好」。

图片来源:电视剧《少年派》

看到别的孩子都在读好学校,王胜男四处求人,最终如愿把女儿送上了一所重点高中的实验班。

女儿偏科严重,考试时排名倒数第一,完全无视孩子的压力,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教育。

图片来源:电视剧《少年派》

你要是有人家一半省心,妈就开心了!」这种话也时常挂在王胜男嘴边,眼里永远捧高别人家的孩子,脚下永远踩低自家的娃。

常言道物极必反,王胜男的「呕心沥血」换来的,是女儿的叛逆和痛苦,是丈夫的无奈和叹息。

图片来源:电视剧《少年派》

每位父母的心中都有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模样——处处完美,处处让人羡慕。

但完美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只是努力把孩子塑造成趋于「完美」。

剧中学校重点保护对象——「状元」钱三一,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只比第二名高了7分时,心急的妈妈就开始指责钱三一过于放松,认为他与其后妈未出生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他冷冷地质问——「如果我不是第一名,你就不认我了?

图片来源:电视剧《少年派》

一声叹息。

可见,那个父母嘴里常挂着的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别人,其实只是父母欲求无度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别人家孩子」

带给孩子的伤害

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

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用一句句看似温情脉脉的「为了你好」,最后却把孩子伤得体无完肤。

1. 传递焦虑,让孩子不自信

湖南卫视一档名为《少年说》的节目里,有一则刷爆了网络的视频,正是一个女孩「吐槽」自己的妈妈总拿自己跟自己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闺蜜比较,这让她很受伤。

可即便女孩委屈得边说边痛哭,希她妈妈依旧不能体谅她的想法,全程居高临下的阐明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击的……」

图片来源:电视节目《少年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