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读书

 江山携手 2019-08-03

                                       

昨天有朋友和我聊天,说我“读死书”。不过,朋友的话也引起我的反思,任何问题都有它的看法,当然,朋友自然也有他的看法。

但是,对于我自己读书,是不是“读死书”,也有我自己的看法。 这里,关键问题要弄清楚“读死书”的含义。在我个人看来,所谓“死读书”,不妨可以理解为一种读书的耐力。“死读书”与“读死书”其本质是不同的。

我也估计,朋友混淆了“读死书”与“死读书”。

其实,我们可以说,无论如何,从古到今,都没有把书“读死”了的。

读书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个人素养,这是大家已经形成的共识。真正的读书人,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向往。

  读书不是随意说说,而是要亲身经历,要实践。然而,我们也知道,读书不下功夫也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其中的“勤”和“苦”,其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由此,我所理解的“死读书”,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要努力,要勤奋,要吃得苦。

下面,我们还是引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为学”的三种境界来解读“死读书”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如果把王国维这段话,用通俗点的话说,要达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同时还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执着精神。

其实,“读死书”,就是坚持不懈读书,就是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读书不为稻粱谋”的决心与态度。

“死读书”是很难得。为什么读书难?我认为,读书不仅仅获取知识,更关键的是要读出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罗曼·罗兰说过:“ 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还有一位文学家(记不住名字)说过,读书只是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塑造人生。

以上大师们的论述,也就说明了“死读书”决然不是“读死书”。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是一个真正的而富有情感、思想的人。

人既然有思想,读书总会受到启发,都会有自己感受,不可能机械接受,必然要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

我们还要懂得,“死读书”但不“读死书”;“死读书”但不“只信书”。《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精辟透脱的话,讲了读书的法,特别要求读者读书要善于独立思考。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死把“死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我们“死读书”必须牢记的座右铭。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