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懒”的一首诗,《国风·王风·黍离》赏析

 树深书馆 2019-08-03

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11首诗歌,内容涉及到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风格主要是民歌的形式,多用重叠的字句,回还反复地吟唱。小编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国风·王风·黍离》,便是《诗经》中的经典诗作之一。

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国风·王风·黍离》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也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四言诗。这首诗的主要特点,便是大量用重叠的字句,进行回还反复地吟唱,以突出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全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其余皆是重复的字句,可以说是史上最“懒”的一首诗。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首千古绝唱,反而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情感迂回往复的艺术效果。

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曾评价这首诗说:“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曹植的《情诗》到向秀的《思旧赋》,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着它的兴象风神。除此之外,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便是出自于这首诗。下面我们便来一起欣赏这首《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首先,我们来看它的第一章,意思是说:看那黍子排成行,稷苗儿正在成长,走在故国的土地上脚步缓慢,心中只有忧和伤。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在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有什么寻求。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出走。第一章所讲述的是主人公行役至宗周,路过故国宗庙宫室时,所产生的咏史怀古之感。即曾经的繁华不再,只剩下黍在疯狂盛长,稷的小苗。刘禹锡的名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所营造的便是这种意境。

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然后,诗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大体意思和基本场景都没变,但第一章里的“稷苗”已长成“稷穗”和“稷实”,说明它有着一个时间的流逝。与其相对应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心中的忧伤之感,也从一开始的“摇摇”之情,逐渐变成了“如醉”、“如噎”的深化。虽然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它的结构和形式与第一章完成一样,但是在一次次反复中,主人公内心的郁懑和忧思也加深了一层又一层。

诗歌理论著作《毛诗序》中曾记载,这首诗的情境是在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但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昔日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在尽情地生长。此情此景,让他禁悲从中来,从而吟出这首诗。可见这首诗中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

史上最“懒”的一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综观这首《国风·王风·黍离》,其实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其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所以除了故国之思,还能从其中体会到物是人非之感,或是知音难觅之憾,亦或者是世事沧桑之叹等等。总的来说,这首诗共117字只有6字不同,却是千古绝唱。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