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款对于鉴定,有多重要?

 天宇楼33 2019-08-03

  東方生活美學

瓷器底部的款识,
是瓷器鉴定的一大特征,
稍微懂点的人,
上手时都会下意识地翻转过来,
看看底部有没有款识。
就像挑瓜的时候看看花纹,
拍拍震不震手。

 
而再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
瓷器的底款并不单一,
从制作方法上来说,
大抵可以分为,
刻划款、书写款和印制款。
 
所谓刻划款,
就是简单拿刀,
在瓷器底部划拉出文字。
宋代的建盏下的“供御”,
是这种刻划款的代表,
这种款识因为诞生的时间早,
所以看上去比较粗陋,
但是这种粗陋却为它们,
提供了极高的辨识度。

宋代 建窑“供御”款兔毫盏
观复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官”字款,
在唐、五代十国到宋代,
都非常流行。
它代表的,
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官窑”的意思,
而是说这件器物是为官家生产的。

北宋 定窑 “官”字款钵(底款)
观复博物馆藏
 
而书写款,
就是用手写的方式,
在釉料表面写下相应的款识。
明代瓷器的款识一般就以书写为主,
极少有刻划的。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明宣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刻划款到书写款,
生产的效率显著提高了,
而到了印制款,则更是如此。
它是一种提前将款识刻在印章上,
然后直接像盖章一样,
“印刷”款识的做法。

青花飞蝠纹笔筒 清光绪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技术,普遍见于清代中晚期以后,
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进一步降低了瓷器的价格,
但同时也抹杀了,
原本可能因工匠技术出入产生的个性化。
同时也更加让作伪者有机可乘了。

 
从这些也能看出,
款识的发展,
本身就是瓷器文化的一部分,
而对于今天的我们,
则成了鉴定时的一大判断标准,
可见其重要性。
尤其对于书写款这种有个性的款识,
多看几次,自然会有新的理解。

 
观复猫屋上新明代弘治娇黄项坠
裁老瓷片核心底款部分,
随形而作包银保护。

 
佩戴出门的时候,
它是人们眼中的焦点;
在家把玩的时候,
它又是鉴赏明代瓷器的重要参考。

 
如今,适逢七夕节活动,
全场手串与老瓷片首饰九折优惠
以最优惠的价格,
与最好的首饰相逢!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