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总为钱而奋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03

因为人是群体动物,社会性动物,不能真空的活着,而金钱是社会的产物,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我们暂时将钱作为广义来理解,视其为“货币”的等价称谓。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得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口粮,能够在弱肉强食中不致被淘汰,维持生命的存在;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能够让自身在保证温饱的基础上,拥有安全,达到小康水平,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能够生活得轻松些惬意些;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让身体的健康得到实时的保障,而不至于在身体遭受痛苦的时候还得承受精神的摧残。没钱治病,望着自己或亲人、爱人在生死一线痛苦挣扎而自己却因缺钱而无能为力,抱憾终身;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给我们的子女、下一代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童年布满欢声笑语,成长的路上尽情追求自我,而不至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望着他人的灿烂多姿而暗自伤心、兀自兴叹;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尊严,一个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没有钱很容易失去尊严和做人的最后一丝底线;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得到该有的尊重。罗素说:“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行。凡是权利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我们为钱奋斗,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一个人存在的价值虽说不能完全以金钱来衡量,但金钱却是一个基准线,一个风向标。人在社会大多追逐名和利,利,当然指的是物质即金钱;名,一部分来自于精神的高度和认可,但最终依然会落到物质这个大基础之上。有了名,利也就来了。比如,一个人获得了作家称号,作品随之大放异彩、大肆畅销,读者越来越多粉丝越来越多,稿酬以及随之而来的附加利益自然水涨船高。所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依然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

只要我们生活在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就必须为作为物质等价代名词的金钱而奋斗不止,除非,社会的价值标准不再与货币挂钩。

我们为钱奋斗终身,当然必须是在社会规则之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而不能超出了社会这个圈子而活在原始社会里或理想的真空里,那样就出了问题。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