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赢得保守党党魁选举的胜利,出任英国下一任首相,并且距离约翰逊坚持完成的10月31日“脱欧”,已不足百天。与此同时,《国际金融报》记者袁源特地拜访爱尔兰投资局,对中国区总监张哲伟进行了关于英国脱欧对爱尔兰的影响进行了采访。 张哲伟表示,由于爱尔兰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都以英国为主要出口国,英国硬脱欧会对爱这些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为爱尔兰带来了机遇:迄今为止,爱尔兰投资局已获得80项与英国“脱欧”相关的投资项目,创造了5300多个工作机会,包括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标普全球等相继在爱尔兰设立新的业务分支。 在英国“硬脱欧”后,爱尔兰将成为欧盟唯一的英语母语国家,有很大的机会成为英国金融公司的首选转移目标。12.5%的企业所得税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特别是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同时,爱尔兰具有世界上最广泛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网络之一。 在爱尔兰的所有产业中,信息通信技术和生物制药优势尤为明显。信息通信行业巨头微软、谷歌、IBM、甲骨文、惠普、苹果和因特尔等公司,以及在生物制药领域全球领先的辉瑞、惠氏、施贵宝、雅培、波士顿科学、强生等公司均在爱尔兰投资,使爱尔兰成为欧洲的软件中心、世界药品生产和出口中心。而在金融服务方面,目前,爱尔兰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另类投资基金所在地,也是第四大欧盟金融服务的出口国。 今年恰逢中爱建交40周年,张哲伟期待,能够在金融服务、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等产业方面吸引到更多中国投资,并表示中国和亚洲企业如果计划打入欧洲市场,不妨集合爱尔兰的产业优势,优先考虑爱尔兰。 |
|
来自: 10羊皮卷 > 《United King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