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气100%)你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真的很酷

 一盏书灯 2019-08-03

(勇气100%)你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真的很酷

真正的勇气从来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22岁的我,已经慢慢的开始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也开始慢慢理解父母曾经口中生活的无奈。身边的很多人拼命努力的生活,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好让父母放心,也让自己安心。

他们曾经也都是充满理想的少年。渴望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和相爱的人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但绝大多数人都败给了现实。不知什么时候,那个倔强的少年为了身边爱他的人,开始一点点放弃自己的梦想,向生活妥协,还麻木的以为这可能就是属于自己的归宿。正好今天早上刚好看到一篇关于纪录片《人生七年》的美文,颇有感触。一些想法,分享给大家。

这部纪录片通过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每七年进行一次拍摄,耗时56年跟拍,终于完成了这部史诗级的影片。由于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和情节较多和复杂,今天我就从一位人物的经历,分享自己的看法。

(勇气100%)你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真的很酷

Nick应该是世俗标准里最“成功”的孩子了,真正靠自我奋斗打破了原先阶层,实现阶层跳跃。偏远地方农夫家庭出身的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后来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

但其实看到Nick7、14岁时候的采访,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内敛的小男孩,尤其被问到对女孩的看法时,一度很害羞。

Nick从小就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21岁时真的上了牛津,这个时候再看到他,明显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人说话做事显得很自信。当导演问起他成功秘诀时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觉得自己算不上什么成功。

Nick后来自己做的项目失败,专心教学,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中间有过一次离婚,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美貌有气质的美国妻子。

作为片子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Nick一直以来都很目标明确,也一直很努力,所以他的人生路径也按自己的想法在一步步实现。

(勇气100%)你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真的很酷

我们可以从纪录片中不同人物身上发现。随着社会的日渐成熟,阶级与阶级之间不同导致的眼界格局的差异越来越固化,小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直接决定一个孩子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看待身边事物的不同。显然,较早的有自己目标,看法,观点有利于更快的找到自己。阶级所带来的固化因素也并非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走向成功。

主人公Nick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实现了人生的跨越,想必这是很多想要突破固有阶级人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只是把梦想当成一个梦偶尔想想,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方向。但Nick不同,小时候沉默寡言的他,内心却有着坚定的想法,以及未来人生一步步的目标和看法。这也是他日后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周围人一次次不看好他的做法,甚至不理解他的时候,他选择勇敢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质疑,用结果做了有力的回击。

所以决定一个孩子未来发展不同的原因,我觉得不仅仅有阶级层面的因素,上层阶级确实有很多便利的因素,他们了解事物的看法,受周遭的熏陶可能本就优于底层阶级。但他们可以得以成功,更关键的是因为较早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勇敢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一点点的去努力。

你要将所有的不看好化为自己内在的动力,去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事。

(勇气100%)你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真的很酷

你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说:因为这样很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