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注定是半边西瓜一个勺的故事,当然也少不了宵夜的大排档:啤酒、小龙虾和琳琅满目的烤串儿。 一番胡吃海喝过后,嘴上过瘾了,身体却遭殃了,肝胆胰外科医生表示,夏天急诊经常接到因贪吃夜宵而患上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有数据显示,急性胰腺炎约20%-60%发生于暴饮暴食后。不加以重视,尤其长期进食油腻食物、饮酒者,还易发展为胰腺癌。 苹果之父乔布斯和诺贝尔得奖者斯坦曼,均死于不同类型的胰腺癌。 最难发现、扩散最快还最致命! 胰腺,是人体比较小的内脏器官,位置深,容易被人忽略。 出现症状时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从上腹部(胸骨正下方的区域)一直到背部。又与普通的消化道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为胃肠、血糖疾病。 致使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因此手术的死亡率高,据临床统计显示,80%的胰腺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入晚期,被人称为'癌症之王'。 5个蛛丝马迹,别轻易忽视 虽然胰腺癌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但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1. 新发糖尿病 如果一个人没有糖尿病家族史、饮食良好、身材正常,却突然新发糖尿病;或之前糖尿病控制良好,突然发现病情失控,就很有必要对胰腺功能进行检查评估了。 2. 不明原因的血栓 胰腺癌病人容易发生血栓,排除近期动过大手术、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家族遗传史等是血栓出现的常见因素,如出现了血栓,建议做一次癌症筛查,以确定异常血栓形成的具体原因。 3. 腹泻和大便异常 胰腺不仅产生胰岛素,还能生成有助于分解脂肪的胰酶。 如果胰腺中长出肿瘤,会导致胰酶输出受阻,使病人排泄恶臭的'油腻'大便,大便会漂浮在马桶水面上。 4. 黄疸 由于靠近生成胆汁的肝脏,胰腺长的肿瘤会阻止胆管排出胆汁,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引发黄疸。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眼白,也可能造成全身发痒、大便颜色变浅、小便颜色加深。 5.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出现无法解释的厌食及消瘦,体重下降超过10%,也可能是胰腺癌的征兆。 因为胰腺靠近小肠前端,胰腺肿瘤可能会导致食物倒流或不能快速进入小肠。 3类胰腺疾病高发人群 胰腺起病急骤,来势汹汹,但大都有明确的诱因。最常见的病因是酗酒和胆道疾病,约占病例总数的70%以上; 排在第三位的是高脂血症(主要是高甘油三酯),以上三类人尤其要注意。 如何有效预防胰腺癌 1. 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2. 预防 临床上还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只能针对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同时注意提高机体健康素质。 (1)戒烟戒酒 吸烟可能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因为尼古丁可以影响胰腺分泌,进而发生胰管上皮的病变。 在吸烟饮酒者中,胰腺癌发病率为非吸烟饮酒者的2-2.5倍,且发病年龄提早10-15年。 (2)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 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有关;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可以减少2/3的胰腺癌的发生。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实验证明,在饮食结构中进食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少。其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对防癌有利。 |
|
来自: gzb975 > 《脾、胃、胰、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