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夏侯冉成 要在现代社会取得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有一样不可缺少,那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包括的内容很多,既包括独出心裁的想法,也包括出其不意的组合,更包括意想不到的包装。 如果请一个设计师给一群毫无设计经验的人讲服装设计,开始的时候听讲的人肯定不明白,但是对设计师来说设计却易如反掌。这就应了那句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实际上,设计跟许多其他工作一样,既不像外行人看得那么复杂,也不如内行人感觉得那么简单,原因就在于创造力得以发挥的时候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但是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想表现出一种创造力,就要把一件事情看得很有趣,而且还要很放松、也就是不钻牛角尖,这才是最要紧的。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找到灵感。此时此刻,知识到了成了次要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无拘无束的一面,这些积极的东西能否充分发挥往往决定着你是否拥有创造力。要想让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增强,就必须不断认识人们普遍存在的积极一面。怎样才能找到刚才说的那一面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那一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创造力的发挥奠定基础呢?下面十一种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看看对你是否有效果。 第一,少些条条框框。如果屋子里坐着一群幼儿园的小孩,你问他们谁会画画儿,所有的孩子都会急切地举起手来。如果拿同样问题去问成年人,能举手的恐怕少之又少。小孩子对自己的表现力充满信心,喜欢展示自己的作品。当然啦,每个人都会画画儿。要是说谁不会画画儿,那才怪呢。而成年人关注的是能不能把画儿画好。其实,应该像孩子那样,放飞自信心。有趣就行,不要管完美不完美。 第二,胡乱涂写一气。在电话机和电脑旁边放一摞纸。买来彩色画笔就练着画,一个张接一个张地画,画完了就扔掉。让你的手自由自在地画,别管画成什么样子,也不要管别人是怎么评价。 第三,别管已有规则。我们之所以说自己不会画画儿,是因为学生时代画画儿仅仅被当成一门课来上,因而没有引起注意。我们关心的是,我们心里想象的应该跟现实一样,否则就让人觉得非常沮丧。艺术往往忽略规则,其魅力就在于不准确。艺术只是一种印象,会因人而异。线条不是笔直的尺子,反过来应该是曲折的,时粗时细的。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完全模仿现实的形式,而是一种从个人角度给出的解释。艺术有时候使现实简单化、风格化。 第四,学会观察视角。当我们选定一个主题的时候,观察角度是什么?人类最常见的观察角度就是视觉水平直线,那通常是我们探索一个想法的出发点。应该从一个非同寻常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树梢、地面看,那个东西是什么样子?坐在草地上或者从窗户看,那个东西又是什么样子?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很多未曾知道的细节,反过来,按照常规办法来观察来选择,你的作品就没办法表现出那些细节来。从不同角度考虑,你的想法会更有趣。试一下吧:走到外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不同的物体——平视,趴在地上仰视或者爬到树上俯视,站在后面看或者近距离观察也可以。 第五,锻炼取景技巧。你喜欢照相吗?照相的时候怎么取景呢?拉近镜头,推远镜头,最后将被摄物体锁定在框内。此时你检查一下细节,想象中将你要的目标锁定。如果你不会用照相机,就找一张做索引的卡片,在上面弄个方洞,用它来锁住要捕捉的物体。 第六,发挥自身想象。学会创造性想象及放松的技巧。找一个静止的点,闭上眼睛,立即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情来。如果柔和的音乐有帮助,就播放一下音乐让你放松。让想象力看到你内心的梦想和希望。想象一个令你高兴、令你安全、让你心静、觉得可爱的地方,当你进行这些想象的时候,请记住他们是什么样子。找一些杂志上的照片,看看哪些照片能跟你想象中的地方或者印象对上号。 第七,注意个性特点。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力是很独特的。将记忆力放在作品中,你的作品就会很独特。你喜欢的花瓶不会跟别人的一样,你心中对奶奶家花房的印象也不会跟别人的一样。根据想象,在自己作品中讲一个故事。例如,根据你的记忆将可爱的物件或者地方画出来。这些东西是很宝贵的。将其用作灵感的时候,你的作品就会成为你生活的一个故事。 第八,制作剪报剪贴。剪贴簿是储存思想的一个绝好地方。把照片、杂志剪报、计算机打印稿以及其他令你感兴趣的东西统统放进剪贴簿。如果你喜欢一件东西,可是那东西暂时还排不出用场,别着急,先收起来,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当然一定是你有心情的时候。一旦你放松,不强迫自己去创造什么辉煌成就,你就会得到灵感。 第九,了解生物节奏。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对自身条件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搞创造性活动也不例外。要知道你一天中什么时间最适宜进行口头表达,什么时间视觉观察最有效果,什么时间最富有朝气。还要有一个近期计划,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最有可能发挥你创造力的日子和时间安排最需要创造灵感的工作。就像足球运动员,大战之前,教练总要安排一些活动,让其在比赛到来之时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第十,测试创造之器。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一个创造者来说,“器”包括技巧、手段、方法、过程等等用来达到创造目的的媒介。经过反复比较试验,最终找出适合你的方法、手段等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可以这样讲,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第十一,集中还要放松。创造离不开精神的高度集中,可是要是集中过度,会对创造过程产生不利影响。这样就需要一种很奇特的状态,那就是放松性“警觉”。只有集中精神,你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才会调动一切智慧奔向这个目标。唯有放松,你才会在不经意间不周到稍纵即逝的灵感。中国有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所谓“不费工夫”大概就是我所说的放松吧。要注意呼吸,一个声音一个图像都会让你身体沉静下来,让你心态平和下来。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别让自己的办公桌杂乱无章。除此之外,走进大自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静心方法, 二○○九年六月三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