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说明:在某天下午来到美术馆,展馆里人寥寥无几,有的玩手机,有的打电话,可是一位对艺术的虔诚者,沉浸在眼前的这副画中。拍摄技法无问题,但是照片的故事感不足。在作品中,无法体现虔诚者的状态和神情。很多学摄影的朋友,刚开始都会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拍摄技术层面上。例如,构图,用光,人物的POSE等等,当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后,特别是用手机拍摄时,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在技巧上,而应当重点去体现画面的意境。我们常说的一张照片很有“FEEL”,其实就是画面的氛围感,具有故事情节,凝固了氛围,传递了氛围。而所谓的故事,就是照片的观赏者,可以通过你的照片,感受到当时,当地,当人发生的故事,产生联想。 这张照片拍摄的很有技巧。前景的虚化,让画面层次感很强,背景的黑色,突出了荷花的主体,逆光拍摄,光线透过花瓣,突显了质感。画面的两朵花,相互呼应,一主一次,丰富了画面,不那么单调。是一张不错的作品。作品说明:摩旅路上拍的。。折多山风景很美。。很舒服。。作者的主题很明确,但是画面的拍摄角度和画面的比例不好。从这张照片来看,拍摄时没有经过十分认真的构图,更像随意拍摄。远处的山景应当为画面的主体,却因为距离太远,显得太小。而前景的道路,无论是颜色,还是线条,都显得非常的杂乱无章。画面不够简洁。
无论是池中有景,还是景中有池。照片的技巧虽然好。但是画面的太过平淡了。这种景色,这种建筑,这样的天气,都平淡无奇,作为练习来讲,是可以。 作者很擅于水面的倒影,来进行虚实的构图。云层很有层次。但是画面中的树木草丛的轮廓和线条非常的普通。水边一般都不会太难看,因为有水。但是水边一般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空。这时候如果水中有个木头或是船只,用一个物体做近景,这样一来画面就有了着眼点。 作品说明:雨后日光穿透树洒向大地,陶然亭北门儿童钓鱼池边,工作人员清扫卫生,景色好看。 照片的氛围感很好。光影效果突出。但是可以走得再近一些,画面的构图需要重新思考来突出主题 。 如果不是特别的爱好,一般建议不要给自己的摄影作品加一个画框。好的摄影作品是极简的,是自己会说话的,是为讲故事的。好的作品,你不加框,它仍然是一张好照片。不好的作品,你加一个再高端上档次的画框,还是一张不好的照片。回归到这张照片上,我觉得整体还算不错的一张照片。作者以一个门为框景,把 人物视线聚焦在画面的主体上。而画面也非常简洁,主题突出。你主题是山,却让前景的塔抢走了风光。这就是典型的喧宾夺主。塔和树枝合起来做一个框景,把山置于框景中来体现,这种拍摄手法是可取的,但是塔的入景太多,让画面显得失衡,且布局凌乱。 作品说明:夕阳西下,小船归航,沙滩上漫步的情侣,嬉戏的孩童,让人感到温暖与感动!面朝大海,懒懒的,身心的放松!这种大场景,小人物的拍摄,很有故事感。很多大场景的风景画面里,如果有人作为点缀,无论人物占画面比例有多小,都会成为画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拍摄得当会让画面瞬间增加生动与灵气。这张照片,有氛围感,但是人物有些多,还是有些杂。我们来欣赏一下摄影师Sebastien Staub的典型的小人物、大场景作品。找到拍摄的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