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虽然都是以食物的形式摄入机体的,但它们的吸收和代谢却不尽相同。 让我们简要的了解一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情况吧。 一、体内分布: 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但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肌肉中的氨基酸占总代谢率的50%、肝脏约占10%、肾脏约占4%、血浆约占1%~6%。 二、消化: 食物蛋白进入胃后,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泌素,进而刺激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盐酸、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经盐酸和自身催化作用转换为活性胃蛋白酶,从而发挥水解蛋白质的作用。 但是由于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短,对蛋白质的消化并不完全,小肠才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在小肠胰的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未经消化或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质被进一步水解成氨基酸和短肽。 三、吸收: 经过小肠内的消化,蛋白质被水解为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短肽。 未被吸收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进行无氧分解,即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腐败产生的大多数含氮产物对人体有害,但也可以产生少量脂肪酸和维生素等。 四、代谢: 所有体内蛋白质都在不断更新。蛋白质的更新包括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两部分。 人体每日更新其总量的1~2%,70%~80%释放的氨基酸被重新利用、合成蛋白质,剩下的20%~25%被降解。 五、排泄: 肠道中的蛋白质不仅来源于食物(外源性蛋白质),还来源于肠道脱落的黏膜细胞和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内源性蛋白质(主要是酶类等)。 每日约有70g内源性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而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 经过4篇推文,我们大致了解了蛋白质这种营养素的情况,而这只是九牛之一毛,要想深入学习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