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年前,让农民上网淘宝,他们说那是天方夜谭,从来没想过;5年前,农民上网淘宝成为村里津津乐道的新鲜事儿,忍不住要体验一把;而今天,农民上网淘宝根本不是事儿,他们不仅要买还要卖。十年弹指间,农村与电商已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小场景、大格局越来越清晰,电商对农村的影响已经深深烙印在亿万农民身上,农村电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再造农村生态。 农村电商发展呈现“井喷”态势,农村淘宝遥遥领先 2016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农村电商平台崛地而起,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速明显超过城市。据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全年预计达到了6475亿元 。其中,除了传统农村电商豪强阿里巴巴、京东和抠抠之外,众多新兴农村电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大幅度涌现。 在农村电商市场格局中,阿里巴巴仍然占据农村电商行业的龙头地位,市场份额占有率达到了38.8%;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京东和抠抠,占有率为25.7%和22.6%;其他的电商合计占12.9%。 根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农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5万亿元,农产品市场容量超过4万亿元,农村电商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做大做强农村电商,将在很大程度推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弥合这种差距创造了新的路径。 农村网民规模空前,助推农村电商布局加速进行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 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0%。 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表明,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已渐趋完善,庞大的电商潜在使用人群已经培育出来,2014年以来每年以100%左右增长的农村网络零售额更加突出表明农村电商已经成为服务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以农民为主体的网商群体逐步发展壮大。 根据农村淘宝数据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农村淘宝村小二的数量约为30,000人。各省来看,山东的村小二数量最多,接近3000人,其次是河南、贵州,均已超过2000人。安徽、福建紧随其后。 农村电商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农村与农民 利用大数据及生态圈优势,农村淘宝正在通过共建创新的“农产品直供直销新链路”体系举措,推动农业品牌化的打造,促进优质优价机制、产业化标准机制的形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品牌溢价等成效。 截止目前,在农村淘宝项目已落地和覆盖的全国704个县域中,相继打造了包括巴楚留香瓜、肇源大米、介休小米、洛川苹果、广东化州橘红、湖南湘莲等在内的多种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帮助全国超过140余种农产品走出当地。 农村电商还以网上销售形式倒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让农民与市场对接更加紧密,通过预售、众筹、订制等方式增强了农产品生产的精确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互联网 ”时代的全面到来,预示着基于互联网平台之上的电商企业和产业形态冲出城市,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走进传统上封闭落后的广阔的农村腹地。 随着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农村青年电商从业者普遍能够熟练地使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不仅推广了当地的好产品,而且宣传了地方风土人情,带动了乡村旅游,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电商为青年铺平返乡之路,农村人才回流渐成趋势 电商以其低门槛、风险小等优势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从事电商创业,“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有了另一种现实的回答。2016年初,农村淘宝推出“百万英才”项目,项目以人才培养项目为依托,建立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库,让农村淘宝各级服务站成为项目的实践基地,逐渐探索孵化围绕农村淘宝的新型服务行业,扩大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创业范围。 截止目前,通过农村淘宝“百万英才”项目已在全国培养输出6万名农村淘宝“村小二”和农村电商带头人,30万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落地到每一个地方,都能引发青年的热捧,各地的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异常火爆。2017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返乡创业试点。双方共同承诺将在2020年前后共同支持300多个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农村淘宝将针对国家级贫困地区有针对性地资源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