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原来说的是他们!

 高行之 2019-08-03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中的这首《长歌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古诗,几乎人人都可以背上那么一两句。这是因为最晚也就是从小学时候起,我们就已经接触到这首汉代乐府古诗中的名作了,初中课本中又收录了这首诗。

最常被引用的,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科书上的标准解释这样说:“年少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以此来引导、教育小孩子及早好好学习。

记得四十多年前学习这首诗时,听到老师这样的解释,很是奇怪,为什么不是“老来”徒伤悲,而是“老大”徒伤悲呢?

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原来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典故,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而不是教科书上所解释的那样。这么多年来,我们都被骗了!而篡改这首诗的解释的,正是始自西汉武帝时代兴起的那些热衷于注解古籍经典的经学家们。

汉代那些经学家们为什么要撒谎呢?这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了:

首先我们得来了解一下,汉乐府究竟是什么东东,不然,还真的说不清楚。据《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 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这就是说,汉武帝时成立了乐府这一官方机构,负责收集民间歌辞诗赋,同时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召集了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专门创作朝廷专用的歌诗诗赋并配乐。后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歌以及采集的民间诗歌,也称乐府。

这在历史上并不第一次。相传周代就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歌谣就是《诗经》的前身。《诗经》中就有许多纪实作品。汉乐府同样如此。因此,就有许多汉初的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这其中也不乏纪实作品。而《长歌行》就是纪实作品的其中之一。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曲名,所以是编入乐府诗集时加上的,民谣本是没有名字的。

这首民谣第一句从园中的葵菜早晨的露水写起,是纪实;第二句就落笔到了万物上,也是纪实;第三句用纪实手法描述了葵菜旺盛的生命只有短短的春夏两季,秋天一到,就将走向衰老死去的事实,诗人用“常恐”二字表达出对时光短暂、生命不再的珍惜,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无能为力,以及对规律的敬畏,这同样是纪实;第四句,放眼全中国的河流大川,什么时候见过向西回流的呢?这既是纪实,又是比兴,用百川东流到大海从来没有倒流的事实,再次强调了时光不可倒流生命不可重来的自然铁律。

如果说前面四句纪实论述的都是万物,那么,第五句则落脚到了万物之灵的人上,这也是这首民谣的中心思想所在。最重要的是,这句话并不是汉代以来的经学家们所解释的一句空洞的说教,也不是讲道理,而是在讲一段当时人尽皆知的真实故事,也就是古诗中常常引用的典故,换句话说就是,这一句也是纪实,而且是个纪实故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长歌行》就是一首纪实古诗。

那么,这段故事说的是谁呢?

那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大哥,史书上记载,他的名字叫“刘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任何记载。也就是说,诗中说的这个人,排行老大,是刘邦的大哥,这是史书留下他名字的唯一理由。再直白一点儿说就是:这个人除了身为刘邦大哥这个身份之外,一事无成、一无是处。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共兄弟四人,老大刘伯;老二刘仲是持家治业的能手,曾经是父亲眼中刘邦学习的榜样,他应该是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工作积极按部就班成长的那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值得史书记载的内容;老四从小就从名师学习《诗经》,后来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后来被刘邦封为楚王,是汉朝的缔造者之一;而成就最大的刘邦,则是从小调皮捣蛋、嗜酒好色、不学无术的小混混,直到到了接近壮年,这才幡然醒悟,努力学习,积极进步,最终成就了汉朝四百年基业!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华夏第一兄弟团中,老二、老四是从年少就开始好好学习,而老三则是到了接近壮年才开始发愤学习,结果兄弟三人都在能力范围内实现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而老大则直到过了壮年仍然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最终一无所成,到头来终是一场空,只剩下悲伤了。

这段在汉初是人尽皆知的活生生的事实,就被文人们编成民谣用来教育子女,通过一系列的排比纪实来告诫孩子们:努力学习要趁小、趁早,最晚也必须在壮年之前,不然就要像刘家老大那样,兄弟们都功成名就,只有他自己在那里悲伤,沾了弟弟们的光这才勉强在史书上留下了一个空名而已。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虽然事实就是如此,但是,对于皇帝家族来说,刘老大却是家族的耻辱,脸上无光。很容易想象出,当汉武帝看到这首民谣时一定是变了脸色的。而那些御用文人自然心领神会,于是赶紧把注解更改成“年少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从此,这个典故就变成了一句空洞的说教,彻底失去了纪实意味,把人们蒙在了鼓里,这首民谣也不再接地气,成了高大上的高雅之作了。

之所以能发现这个秘密,纯属巧合。

我们小的时候,兄弟姊妹三四个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往往是老大早早就辍学参加劳动挣钱,帮助父母养家,供弟弟妹妹们上学。所以,当时父母教育孩子往往都拿老大说事:你看,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你哥哥(姐姐)吗?正因为如此,我们当时的思维和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从小就养尊处优不知道挨饿什么滋味的孩子们的思维也很不一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背景,所以,当老师提问这句诗什么意思时,有位同学站起来大声答道:“老小、老二不努力学习,老大就是再悲伤也没有用。”结果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乐了,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事实。

这个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真实的生活体验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老大,就是大哥或大姐,既不是老了,也不是老来。所以我一直对教科书上的解释充满了怀疑。

由于我一直在研究孔子的“中庸”,意外地发现,庸,被人为篡改了字义,而篡改字义的就是统一文字并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并由此,与《乐》的亡佚联系了起来;而在探索《乐》亡佚之谜的过程中,又意外地发现了《长歌行》所隐藏的秘密,并由此为线索,最终确定,《乐》亡佚于西汉,而始作甬者正是汉高祖刘邦!

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礼坏乐崩”,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古老说法,历史真的是惊人的相似——当年孔子也是因此才大力宣传礼乐的;而此时,汉武帝也发现国家已经“礼崩乐坏”,所以很是焦虑,下诏大力举荐礼乐贤能之人来朝廷应召。

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刚刚六十多年,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呢?而秦始皇之时,《乐》仍然是存在的呀!很自然地,刘邦对《诗经》、《尚书》、《礼》的极度反感和排斥进入了我的视野,刘邦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经过一番论证,最终确定:《乐》的亡佚缘于刘邦,最终亡佚于汉武帝之前。虽然汉武帝几经努力,但终究未能将其重新发掘出来。

这真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