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梦的意义

 刘淑姿 2019-08-03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不可或缺。睡眠占据了一天的三分之一,是恢复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从象征角度讲,睡眠是人周期性地回到胎儿状态而在早上重新诞生。这也是随着太阳周期的再生。既然如此,睡眠之“睡”必定有其特殊的原型意义。

睡,从目,垂声,是以眼睛下垂表示睡眠状态。睡突出垂,也意味着全身的下垂、放松状态。sleep的词源与荷兰语 slap有关,即sluggish(迟缓的、懒惰的);sleep的词源又對應德语的schlaff,表示slack(懈怠、绳索松弛), loose(宽松、散漫)。

   总之,睡眠是人的松弛、放松状态,从心理关系上讲,摆脱了理性、邏輯的執著和約束,进入无意识和直觉状态,体现为梦境。贝弗利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中也提到过,紧张思考而无所得时,散步休闲会灵感闪现。这个散步休闲就是“垂”的状态。下垂的回归,回到本源而有所发现。

休闲放松间,灵感不径而至

那么下垂之“垂”到底是什么状态?

垂的字形解釋文字學家有不同意見。其一延续许慎的观点( 《说文》:“遠邊也”),認為垂從土,表示邊陲,土上面的字形为音符。其二認為垂的上面是花卉樹葉之形,與華字結構相似。垂取象於下垂的花果和枝葉。筆者認同后者。

植物生长有一股顽强的逆地心引力的上升力,是竭力摆脱大地约束的进取力量。“生”字就是树苗的象形,其音义为“升”。而成长完成后,果实成熟了,植物的生命历程转向地面,其运动形态不再奋力向上,而是随意下垂。或许这是垂的音义近“随”之故。

象形字典网上的解释,比较到位

果子下垂,也是果树种子回归大地母亲的意向。

再来看“睡”,显然是指我们的心灵经历白天的劳顿和兴奋,开始放松,回到心理的大地母亲——睡梦中,获得无意识的滋养。梦,蒙也,遮蔽外界干扰而庇护心灵成长。因此,睡眠就是回到大地母亲怀抱,也是为自我的重生提供精神能量。

在健康养生理念中,一般都主张睡眠充足,认为睡眠是最好的补药,反对熬夜。那些八字身弱者,或者耳朵薄小者,更需要睡眠的养护。相反,耳朵厚大者自带睡眠功能。

八字中印为母亲,为感性、为直觉智慧。所以在睡梦中会有灵感闪现,形成不可思议的想法。据说爱因斯坦睡眠时间很长,他那不可思议的物理学理论,似乎只有在睡眠中,在无意识大母神的滋养中才能酝酿成熟。

如果说意识清醒状态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那么无意识的睡梦世界就是原理中心的远方和边缘,那个不被关注却充满生机的地方。而”的边陲、边缘义正体现了这层关系。“睡”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边缘、边陲,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附录】

话说至此,笔者还想回应下,垂的本义如何从树叶、果子下垂,如何演变为边陲?笔者以为果子的下垂、坠落,在先人眼里是一个重大事件,意味着生命的循化。在类比思维下,仰望天空,生发“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想象。“笼盖四野”就是天下垂到地面,与大地交界的景观。而天地交界处自然是远方,故而“垂”有了边陲义。

天似穹庐, 蒙古包

天界交界的进一步想象,就是天对地的控制。正如“县”来自“悬”,是中央政府悬挂在边缘地区加以监督管理的行政机构(县衙),演化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政府(王朝)是天,地方自然是地了。王朝对边缘、边疆的控制,需要政治力量“悬”挂,也是“垂”政。“垂”政的权力象征,通常是一把斧头,或类似斧头的工具,如锤子。“锤”从金,就有斧头的意味,而其声符垂正体现了这层关系。

锤子象征着对边缘的统治,有镇压控制之功(镇压之“镇”,也演化为行政单位)。捶打之“捶”是锤子功能的体现。“棰”为木棒、棍子;“箠”为马鞭,似乎都体现了“锤”的控制和驾驭。至于“唾”,义为吐,引申为唾弃义。从其声符义看,或许暗含着被放逐到远方(边陲)的人,是被鄙视、抛弃的人。

《汉字源流字典》上对垂的意义演变做的解释,笔者不敢苟同

上述题外话,只是想借垂的音义演变,说明汉字原型的历史背景。当然这只是一种合理的猜测,因为“正统”语源学家要么不涉及,要么其解释苍白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