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不要把乳头塞进我嘴里

 刘淑姿 2019-08-03

前些天写了一篇《你不能停止工作,是有个无法被满足的妈妈》,我希望接着这篇文章继续谈一下婴儿的心理健康。

在上篇文章中,我谈到了婴儿和人性中的两种心理状态:一种叫“去做出反应”,另一种叫做“存在”,或者被温尼克特称作 “动态,流动的存在。”

一个抑郁而过于焦虑的妈妈在很多时候会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宝宝并把乳头塞入宝宝嘴里。生怕把宝宝摔在地上或饿到宝宝。在意识层面妈妈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在竭尽全力照料和保护宝宝。 但是我想告诉妈妈们的是:这种过度保护很有可能是在剥夺婴儿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一个承受不住自己强烈情绪的妈妈才会抑郁和过于焦虑。妈妈对婴儿的过度紧抱和强制喂奶是在从情感层面,无意识地向婴儿传递妈妈自己的焦虑,担心和抑郁。

妈妈紧抱和强行塞入乳头的行为给婴儿传递的是一个虚弱妈妈的形象和感觉:“妈妈这么焦虑,这么抑郁,我得想办法照顾她”。 在和一个情感脆弱,虚弱妈妈互动中,宝宝会被迫成为妈妈的照料者。这就是温尼克特说的:宝宝作为照料者的自我。

1.

在一个情感相对不健全的妈妈面前,宝宝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照料妈妈身上。在温尼克特眼里:这种宝宝作为照料者的自我是一个虚假的自我感觉。这种虚假自我的感觉就是宝宝成年后,即使在工作和家庭关系极其繁忙时还感到心灵空洞的诱因之一(空心病)。

不管是心理相对健康或心理相对不理想的妈妈在不同的时候都会担心没有抱好,会把宝宝摔在地上。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界限在于妈妈是否过度,过分担心。过分担心是对宝宝存在感的剥夺,而适当担心是在向宝宝表达关爱和给予安全感。

很多妈妈跑来找我表达她们对照顾不好婴儿的焦虑,并希望我告诉她们一个能快速照料好婴儿的秘诀。首先我希望说的是:我能理解这类妈妈的焦虑。自己的亲生骨肉,谁甘心把ta养坏了?

但是我希望用温尼克特时常和妈妈们说的话来传达我的意思:“你的孩子是你自己的呀,你是最了解你的宝宝的人。我是一个男医生,我能说的最多的是告诉很多妈妈,照顾宝宝还是要你自己来做。”

妈妈要相信自己照料孩子的,与生俱来的本领。缺少这种与生俱来的照料本领的妈妈,多半是因为心灵创伤所致。受创伤的妈妈需要做的不是去寻找一个育儿大神来教你怎么育儿。而是要想办法去理解、消化、容纳自己的创伤。当自己的创伤被容纳到一定程度时,健康育儿会变成一个自然的过程。

2.

前面谈了一下相对不健康的母婴关系。下面我来谈谈相对健康的母婴互动。在继续述说之前,我一定要着重提醒妈妈和爸爸:不要把我说的或温尼克特说的当作绝对正确的圣旨。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辅助宝宝成长自己的人格才是对ta心理健康最有利的。

在婴儿早期发育阶段,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妈妈会根据宝宝的需要去适应宝宝。而不是把自己的担心,忧郁,焦虑,抑郁理解成宝宝的需要。妈妈的功能是针对宝宝的需要做出“回应”,而不是机械地,照着教科书和说明书去“反应”。妈妈自己心里的焦虑如果承受不住,那么妈妈需要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也许需要做好长期心理咨询的打算。

一个心理健康的妈妈是一个心理相对平静并胸有成竹的妈妈。和心理相对不健康妈妈的焦虑相比,心理相对健康的妈妈在表面上看来可能也是焦虑的。但从深层次的情感层面来看她是平静的。

妈妈人格里的“平静”和“定得住” 体现了她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幸福感与平和感。在与宝宝互动中,她会自然而然流露并向宝宝传达这种“平静”“定得住”的安全感。当宝宝感觉到妈妈很安全时,宝宝自己也会感到安全:“妈妈很厉害哦,我这么闹她,她还承受得住还这么稳。

每个宝宝都会向妈妈进行攻击。当妈妈承得住宝宝的攻击时,宝宝对自己内心的攻击冲动的恐惧会随之降低 。

当妈妈承得住宝宝的攻击,并能足够好地去适应宝宝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时,宝宝会觉得足够安全:“一切都很好,我既不需要担心妈妈是否能照顾好她自己,也不需要担心她是否能照顾好我”。宝宝这种原始的安全感就是ta的自信的根本来源。

3.

当宝宝觉得足够安全时,ta就会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发呆、睡觉、吃奶、盯着你傻笑,或者什么都不干地享受自己小脑袋里的幻想。这种宝宝“自己做自己的事”的感觉就是ta人格存在感,自发性的成长平台。宝宝的这种“自己能干自己的事”的感觉就是温尼克特说的 真正的自我。

不需要为环境(早期的环境是妈妈,后期的环境是社会)做出反应的自我是真正的自我。这种“真我”带来的是一种原始,强大而稳定的充实感。反之,需要为环境不停做出反应的是“假我”。“假我”带来的是情感层面的空洞感。

当婴儿感到足够安全的“真我”时,ta就会生长出自发的探索欲。这种探索欲就是人类创造力的驱动力之一(还有一种创造驱力是创伤。一辈子的创作其实是在弥补创伤带来的空洞感)。

所以温尼克特建议妈妈不要总把乳头塞入宝宝嘴里。因为,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宝宝是会自发性地去寻找乳头的。宝宝寻找乳头的过程就是ta的第一次科学调研;就是ta自己发现新大陆的过程。宝宝寻找并发现乳头的过程会进一步帮助ta稳固自己下一步独立的信心。宝宝自己找到乳头的过程让宝宝认识到的是自己体内的能力和自信。

4.

借着温尼克特的巨人肩膀,最后我想稍微提及一下禅修,正念为什么对心灵有疗愈作用。从温尼克特的视角来看:禅修做的一件事是帮助修行者向自己的内心看,并且去探索内心的感觉。这种向内心探索的过程就是去探寻自己以前缺失的,内心深处的存在感(存在感不是一个意识和认知层面的东西,而是一种植入内心深处的感觉)。

因为在你向内探索的时候,你休停的是向外部环境不停息做出的反应。内心的空洞感是向外界不停做出反应而造成的。内观禅修是为了生长自己内心迷失的存在感。

当然向内看在很多时候会让人难以承受。因为你会看到内心一层又一层的创伤。你在禅修的初期有时会感到更焦虑、更害怕。害怕焦虑的是以前自己没有看到,淤积内心几十年的痛苦。

如果太痛苦自己无法承受,我建议禅修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有一个人像妈妈一样陪着你看,在大多数时候更实际可行)。看自己内心的痛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看,慢慢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想办法去容纳理解自己的伤痛。这种想办法,思考的过程就是婴儿寻找乳头的过程。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佛说:“人生即苦难”吧。因为内心深处的痛是你怎么逃也逃不掉的(创伤是人格的一部分)。看到自己内心的痛,并慢慢呵护照料ta,痛苦才能被转化成积极的生命意义和心理成熟呀。

作者:张亦弛 『英』埃塞克斯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候选人,正在伦敦Tavistock临床进修。公众号:亦弛心理文 (yichi_psycholo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