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9tx22v工人 2019-08-04

上次提到过商代史国,史是夏商时的一种官职,但商代也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史族,可能从官名而来。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商周墓葬发现了史国的踪迹,出土大量带“史”铭器。史族可能在商末时遭到周族的攻击,史族被遣散到各地,史器也被带到了全国各地。根据出土铜器《薛侯鼎》铭文显示,薛国是从史国分裂出来的,薛国的地理位置正位于前掌大遗址以南一带。提起薛国,我们首先会想到孟尝君田文的封地,“薛国市义”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但事实上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薛邑,薛国古来有之,战国中期被齐国所灭,然后齐威王将薛国故地封给了他的儿子田婴。 薛国虽然不见于甲骨卜辞,但薛国的名气比较大,相关薛国的历史记载古籍中也较为多见。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前掌大遗址

宋代《通志》说,薛国出自妊姓,被大禹封为侯爵。薛国历史悠久,历经夏商周三代,《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仲虺(huī)居薛,以为汤左相。”奚仲是薛国的始祖,他在夏禹时担任车正(负责造车),据说他是第一个将马与车结合起来,设计出“马车”的概念,并在薛地制造了有史以来的第一辆马车。后世将奚仲作车与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齐名。到了夏朝末年,薛国又出了个鼎鼎大名的仲虺,他辅佐商汤灭夏,奠定商朝五百余年根基,与伊尹为相各居左右。商汤在驱逐夏桀后,怕后世有所非议,有些担心,仲虺站出来向天下人解释,证明商汤灭夏的正义之举,于是有了名篇《仲虺之诰》,被收录在《尚书》。他的治国主张是:“乱者取之,亡者悔之。”意思是灭亡政治混乱的国家,侵伐即将走向灭亡的国家。这也是成语“取乱侮亡”的由来。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薛国故地

“薛”字一般解释为一种草本植物,有说法认为是“赖蒿”,属蒿类,似乎薛地多有这种蒿类。但“薛”的古字为“辥”,甲骨文中并没有“艹部”,可能跟“草”无关, 是后来的引申义。从“薛”的甲骨文来看,右边带“辛”,“辛”的原型是一种利器;左边有类似“兵符”一样的东西,这个字或跟征伐战事有关。我们都知道,薛国的首封君为奚仲,他擅长造车。车主要用于战争,其次是出行,战车是一个国家军事能力的象征,后世常以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强弱,说得就是战车的数量。传说奚仲当时造的就是战车,令四方诸侯仰望。奚仲能造车,必定也是个身经百战的军事将才,只有在军事征伐上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才有创造出战车的可能。早期薛地部落族人应该是个擅战的民族,奚仲当出自这里。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薛的甲骨文

商武丁时,薛国又走出了一位能人,帮助武丁中兴,成就商朝中期的再度强盛。他叫祖己(一说为武丁的兄弟)。《世本》记载:“祖己七世孙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挚国出自薛国,祖己的七世孙从薛国走出去,建立了挚国(今河南平舆县一带)。对于这个祖己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孔雀鸣鼎”,说得是武丁祭祖时,突然有鸟落在鼎上啼鸣,商族的图腾是玄鸟,武丁以为玄鸟啼鸣意味着某种警示。可能鸟鸣声听起来比较凄惨,吓得武丁以为要大祸临头。好在祖己向他解释:“只要大王勤于国政,为民办事,所做所为符合天意,就不用担忧。”武丁纳谏,修行德政,终于迎来“武丁盛世”。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薛国故城

薛国与周族还是有一定渊源的,《诗经》:“挚仲氏任(妊),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挚国出了个了不起的女子,嫁到周族,生下了姬昌(周文王),她就是太妊,而挚国本身出自薛国,薛挚同族。再加上薛国因为奚仲造车福泽后世,因而受到各代领导人的尊敬,据说周武王克商后,对薛国后裔进行了重新册封,薛国正式成为周朝诸侯。陕西岐山县出土西周早期薛国铜器,铭文:“亚薛史父己”,亚薛,说明薛国有人在西周王室担任亚职。春秋时薛国因为辈份大加上祖宗的荫泽还在鲁国倚老卖老,《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说得是滕侯、薛侯两国同时朝见鲁君,争谁先谁后的问题,薛侯曾无比自豪的说:“我薛国受封于夏朝,辈份比你滕国大得多,按理应让我先来。”薛国从夏初立国到战国亡国,历经1500余年,途中屡经重封,风雨不倒。今山东滕州市南部有薛国故城,薛国之后有薛姓。

文/堰风

殷商古国——告国,对商王绝对忠诚,周人不客气: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