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华·艺空间】名家对话:张之光(上篇)

 niuniu6 2019-08-04

徐华博士(右)在张之光先生家中

  解释新篁

  人物:张之光(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原国画系主任)

  徐 华(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陕西国画院院刊》执行主编 )

  张之光,1944年出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画系主任。长期从事国画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绘画与理论方面影响广泛。他笔下无论是花鸟、人物还是山水,广大精微,赋有诗意,其所追求的单纯平和之美的思想,在中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平和之美

  当前很多人开始关注艺术品收藏,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我本来就没有深深涉足绘画界,我喜欢站在外边看,看人家都在干什么,在演什么,就和看戏一样。那天看电视,听到一个年轻学者在讲中国要恢复儒教,儒家道德和儒教思想就是我们的软资源。美国人有自己的文化,用文化的软资源来渗透我们的生活,用商品渗透我们的市场,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文化思想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市场。

张之光作品 春雷 210x190cm 1989年

  你对儒教的理解,在你的作品中如何体现的?

  第一:我不喜欢特别的怪和特别的古,这个是儒家的思想,我不喜欢别人看了很怪异,我非常赞成齐白石所说“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了也不好,不似也不好,作品面貌不要类同。

  第二:我们的审美是讲平和的,给人以幽深、幽静、优美的感觉,不要有浮躁躁动,这个就是儒家的思想。传统绘画讲“静气”。我认为,在人类审美中,中国人的审美境界是非常高的,但我们的艺术没有从本体层面归结出条理明晰、系统非常清楚的理论,我们都是含含糊糊、虚虚实实的。

  外国人弄得很明白,二战以后的包豪斯学派把构成美的原则要素罗列了出来,单项罗列综合应用,外国人是主动的,而我们是凭悟性,有些人的悟性高就会搞的好一些。外国人他们做的就像科学分析一样,肌理是什么?什么叫渐变?什么叫特异?在创作时都能用到这些;我们就没有把他们总结出来。我们只是知道图式的反复重复,可以造成一种安静、单纯的画面,我们的皴法实际上就是那样。斧辟皴可以画一面山,然后画一棵树,这棵树就是特异,我们实际上是做了,但没有主动的用科学的方法把它归结成一种理解的思想来指导人;我们画树叶用胡椒点,攒三聚五点,画树枝有鹿角枝,蟹爪枝,实际上我们已把这些总结出来了,可这些只是一种文学的描述和表达,我们没有进一步归结到哲学的层面上,用哲学的语言去规范。

张之光作品 春水得自在 143x143cm 1997年

  从你的谈话中,我觉得你对西方的构成很有研究可以谈谈吗?

  我画画的潜意识是用构成的念,但构成只是绘画的原理,西方人通过构成,可以把艺术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把生活艺术化。建筑设计、服式设计、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只要是有形有色有结构的东西,都能用构成去说明。一切有形有色有结构的东西,构成都可以把它概括。外国人创作,会很主动地反复应用点线面等构成要素,而我们用这些材料都基于一种习惯,但在我们的主观意识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和规范的说法

张之光作品 解释新篁143x143cm 1997年

  观你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你对绘画黑、白、灰、点、线、面的元素应用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就这一方面谈谈。

  我们画国画的主要语言就是点线面,就像音乐一样要有节奏,画画首先要把点线面的节奏搞清楚,比如弦乐和打击乐。打击乐就是点。弦乐就是线,提琴拉的声音就像一条线,二胡拉的声音就像一条线,可敲鼓怎么也不会弄出一条线来。作为乐曲的点线面,那个是点那个是线,他们各自的区域、节奏,节奏在旋律中起的作用都得弄懂弄明白,怎么谱写乐章,怎么作曲子,不主动安排点线面的位置,就没法谱成乐章。

  点线面在艺术中应用,是因为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点线面。不是搞艺术的人创造了一套点线面的理论,它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眼睛一睁到处都充满了点线面这些视觉元素,那个四方块的窗户和楼房形成了一个点,旁边的烟筒实际上就是一个圆柱,但烟筒相对楼房来说就是一个线;楼房本身就有点线面,操场是个面,操场上站的人就是一个点;如果有只狗也是个点,只是和人的形状不一样的一个点;对于人而言,头是一个点,胳膊是一条线,腿也是一条线,身躯是一个面;对于面庞来讲,面庞是一个面,眼睛是一个点,眉毛是一条线,嘴角也是一条线。

  生活中充满点线面的对比,我们画画的时候往往被动的使用点线面,没有主动的用。一棵树,树叶是点,树干是条粗线,芭蕉和菊花在一起,芭蕉就是一个面,如果芭蕉和球场在一起,它就不是一个面,这就是点线面的相对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充满了点线面。

  艺术源于生活,视觉艺术的道理源于生活,道理源于生活,在画面上,我们为什么要摆放点线面,因为我们描绘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月球上或是火星上的,而是地球上的、是我们身边的。身边就是生活,我们的筷子就是线,一碗面糊就是个面。我们如果吃一碗面条,那就是硬线对软线,曲线对直线,我们要是吃面片儿的话就是面对线,羊肉泡是线对点,你说不是那样的吗?挂面里不要下粉丝,因为那样线和线重复了,挂面里最好放一些蔬菜末,红色绿色的点,用肉丸子也可以,因为有大点和小点,这个不是我们牵强附会,这是非常真实的。

张之光作品 九皋鹤鸣143x143cm 1997年

  画牡丹叶子时,首先分析牡丹叶子是面是线还是点,你想把它画成线、还是把它画成点、还是想把它涂成面?有些时候它应该是面、有些时候它应该是线。倘若花头画成线,叶子就要画成面,花头画成面,叶子就画成线。这样的对比生发和牡丹没有关系,牡丹长成什么样有它自己的点线面,牡丹作为材料是靠自己加工的,你需把握点、线、面,根据画面的需要,根据乐章的需要,主动应用。这样理解绘画的话,绘画就轻松了许多,由你安排由你组合,而不是它长的是个面,你就得一定把它画成一个面,这就是点线面在绘画创作中根据构成原理的灵活应用。

  从用色方面来讲,画面除了黑和白,所有的颜色都是灰色。就像黑白照相机里照出的色彩画,没有红黄兰,它的颜色肯定是低于黑色而重于白色,一张画除了在点线面上加工外,还得有黑白灰的加工,黑白灰在音乐里就相当于声音的亮度,也相当于我们绘画当中颜色的明度。明度明到最白到头了,黑就黑到一团墨,再也不能黑了。我们中国文化当中的两极,太极图的阴和阳之间是大量的不阴不阳,大量的是灰调子。就像有缺点的好人,有优点的坏人,我们大部分人就是这两种,无非是缺点和优点的比例不同,灰亮明度不同。点线面黑白灰就是形和色问题。

  形色结构是视觉艺术永远要面对的三个最主要的问题,你想叫这张画搭建什么样的骨架,搭成什么样的骨架才舒服。任何东西都是有骨架的,人有骨架、动物有骨架、楼房有骨架、一个城市也有一个城市的骨架,兰州和西安不一样,杭州和西安也不一样。城市结构在建筑上叫规划,对结构的布置,就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城市的骨架是靠“道路”来搭建的。除了骨架还要分区域,色有色域,图式有图式域;对于一个学校来讲,就有教学区、生活区和餐饮区,区域划分不能杂乱,区域越杂乱,大的结构就会乱起来。

张之光作品 山雨欲来143x143cm 1997年

  在画面中区域的分布是建立画面秩序最主要的手段,哪里长叶子、哪里长花、哪里长颈,都有各自的位置。树是怎样长的,也是如此,大树杆的区域、大树枝的区域、小树枝的区域、小树枝上叶子的区域,你若隔着树外面看,树冠上面是树叶子,树冠下面是树干;若是钻到树底下去看,叶子、树干和小枝都在一块连着呢,大的树干上不长叶子小枝上长叶子,它们的区域是立体的。

  一个市场是很乱的,但是它们的摆放分蔬菜区,鸡蛋区,买肉区和买鱼区。买大肉的不和买羊肉的放在一起,这些都分的很清楚,这样便于管理,看起来也比较轻松。马路上那么乱,可分车道、人行道、盲人道,还有左行线,把每个区域分开,各行其道,要不就会天天堵车。凡事都要有秩序,点线面、黑白灰以及结构区域都要建立严格的秩序。有的人说秩序就是美,这样说有些片面,但是有秩序才可能有美,没有秩序肯定不美,想美的话就一定要有秩序。

  一张绘画作品,画面的结构很重要,那么画面的穿插就尤为重要,您觉得如何建立好的框架?

  画面搭建一般来说,你要有这种意识,第一要有节奏意识,第二要有结构意识,要有这两个意识。怎么创造,创造是没有定论的,否则怎么叫创造,如果连这种意识都没有,你的创造肯定是很乱的,乱七八糟的一摊子,生活很美,你还要高于它,本来生活中还有一种秩序的存在,还让你弄乱了,搞得不美了,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意识。首先要建立意识,最主要的就是心态,这个结构不这样搭建我心里就不舒服,非得添上去,其实原因就是你感觉这样美。有的楼房框架结构设计的很合理,又省料又结实,有的就设计的很累赘,这是最能体现设计者水平的一个环节,你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都体现在结构的节奏上面;有些音乐家作的曲子一听就很舒服,有的一听就很烦,音乐不是抽象的,是很具体,你听烦了就不喜欢听,如果听的很舒服,那么这个作曲家的素养就很好,音乐的尺度把握得很精到,把握的很准,声音的大小、声音之间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度把握的很好;我们画画没有时间的把握,但是我们会把节奏弄的很舒服,给人的感觉是有空间,实际它是平面的。音乐就不同了,有时间性,一个音乐会可以开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也可以从早到晚开一天,可绘画作品展览一眼就看完了,你从早看到晚,它还是它,不会有变化。

张之光作品《有鹤来仪》 210x190cm 199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