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贝蒂·哈特与托德·雷斯利博士实验:证明当这些孩子长到3岁时,专业家庭孩子的词汇量已经达到1100个,而福利家庭孩子词汇量只有525个。研究结束时,他们的智商分别是117和79。词汇量构造了不同大脑,间接影响到孩子智商。这个研究证明: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并不是房间里的玩具,而是他们头脑中的词汇量。是的,正确的阅读绘本能够让孩子的词汇量一跃而升,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孩子读着玩的,那效果就是没有那么好。说到绘本,相信很多爸妈心里都有很多的疑惑: 看了很多绘本推荐,还是不知道哪本适合自己孩子?好不容易挑了一本绘本,孩子却不愿意读?买了绘本后怎么读才能效果最好?下面,就来解开这个疑惑! 你真的会''读''绘本吗? 给孩子读绘本并不是随便丢一本给孩子那么简单,而且,绘本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小新的妈妈每天晚上坚持半个钟给孩子读绘本,但是读了半个月,孩子不但不了解绘本讲的内容,孩子居然还越来越不感兴趣,现在,一听到妈妈要给他读绘本,门都没有! 原来,妈妈只是把故事过一遍,这样,跟听故事有什么差别? 想要读好绘本有以下几点:
切忌把绘本直接丢给宝宝让他自己看,也不能像点读机一样直接读文字给宝宝听,家长一定要先读过绘本再给宝宝讲。
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跟孩子用同一种姿势、同一个视角去看书,而不是面对面地去看绘本。
很多妈妈给宝宝读绘本时,封面只是念一下书名就翻页了,但其实封面的信息量很大,完全可以给宝宝讲上15分钟
别只照着文字念,而是要有感情的去阅读,哪些地方该悲伤、哪些地方该喜悦,引导宝宝去感受。
如果宝宝表述能力还不错,读完绘本后可以让宝宝去复述一遍,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要强迫宝宝说。最好的方式是妈妈和宝宝各自讲一下。 读绘本时要避开这些误区
看绘本能提高宝宝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感统能力,但不是学多少字、懂得多少道理,家长们需要放下功利心。
比如绘本上的画面是一只小老鼠,而孩子说这是小熊,那么不要着急去否定宝宝的答案,多问两句,或许孩子有新奇的想法。 绘本要选适合孩子才最好 绘本要选适合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合适的绘本,不能孩子已经4岁了,还在读2岁时看的绘本,有些孩子会不喜欢看绘本的原因之一就是绘本可能不适合她。 小满今年5岁了,可妈妈还在给他看小龄宝宝看的绘本,他觉得很无聊和很无趣,都是一些简单的画面而已,没有故事,他喜欢看有关恐龙的绘本,但是妈妈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给他选?接下来按年龄段分,教大家怎么来挑选绘本! 2岁之前孩子的绘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选: ① 形式新颖,材质多样,最好能随便抓、随便啃; ② 手指扣洞洞,能够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 ③ 颜色对比要强烈,画面要有层次感,有互动最好; ④ 简单易懂,像《动物的家》等等 那2岁之后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他们渐渐有自己的想法,也开始有好恶之分,他们更注重的是绘本的故事情节和绘本的画面感,能够把自己代入绘本故事里面,家长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挑选: (1)新奇,有趣 (2)绘本具有情节故事丰富 (3)有教育性,能起到引导孩子的绘本 (4)遵从孩子的喜好去选绘本,像《皮皮豆豆逛超市》等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孩子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更加专注!避免填鸭式的教育,否则会破坏宝宝阅读敏感期的兴趣。 在家中成立一个阅读角,书要放置在宝宝能拿到的高度。规范下每天的阅读时间,每天设立半个小时高质量的亲子陪读时间。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也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做到以下三点,就能让宝宝培养出很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儿童图书馆绘本馆,让孩子自己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书香的环境里面,自己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去看。 第二:我们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心灵读、物安徒生这些获奖的绘本。这种获奖的绘本,他在故事情节语言设置以及图画上都会有他的就是卓然之处,我们可以给孩子尽量丰富的多提供,总会有孩子喜欢的绘本,他愿意去读,我们就坚持的读给孩子听。 第三:阅读不光是读,阅读它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多感官的游戏。 研究表明,孩子从小有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长大后的影响非常大。 和孩子读绘本要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1.绘本只读一次 绘本可以重复看,每一次看的感觉都会不一样,可以先收起来,过段时间再拿去给孩子看 2.绘本只适合小年龄宝宝看 No!大龄孩子能看的绘本太多了,有很多故事情节有趣的绘本都是适合大孩子看的。 3.绘本只买一本就够了 绘本买再多都不够,因为孩子需要 4.孩子只喜欢听故事,不需要绘本 绘本故事情节丰富,画面感突出,再适合孩子不过 5.绘本让孩子自己去看就够了 研究表明,亲子阅读绘本会让孩子的词汇量一跃而升,亲子对话能让孩子的小脑袋变的更加聪明,亲子互动还能增加亲子感情,好处太多了! 读绘本好处多多,家长一定不要错过给孩子读绘本的这几年美好时光!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
|
来自: 再看看cwjpr7gf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