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出自辛弃疾《采桑子》。少年轻狂却多愁善感,是年青时的写照。上初中时,就开始喜欢文学,除了学习和农活之外,所有的时间都来读课外书,涉猎很广,因为那时书籍很匮乏,能有啥书就读啥书。我同学的哥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订了《今古传奇》,我是第二个读者,我每次急不可耐等待着同学将他哥读完的杂志,第一时间带给我;我的一位老师有《福建青年》,我也成了第二个读者,班上的同学都知道我喜欢读书,家里有书,都借给我看,我的书总是堆的满满当当,妈妈天天在开导我,不能因为读课外书,耽误了课本,其实,我的学习一直是前三名,没有因看课外书而耽误学习。 上高中时,由于农事忙,家离县城有五公里之遥,来去不方便,我县城的好朋友每周都带来从图书馆借来的新书,带走看完的旧书去归还。我看书都是同时看2-4本,眼睛困了,就换下一本读,几本书轮流换读,这样感觉对眼睛好,能缓解眼睛的疲劳,那时我的房间是四合院西南角的阁房,有30多平方,一半是土炕,我俯在炕上,读着各种各样的书,从中找到了最大的乐趣,也学会了写诗,诗歌里充满了忧伤和眼泪,怕是强装愁吧! 不过我的视力一直很好,到现在还是明亮如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