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写作指导五:“细节”虐我千百遍

 家有学子 2019-08-04

 ◆ ◆



要想成为一篇范文,你的作文除了开头上的吸引力,情节上的波澜,还要有语言上的细节描写。

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均可以进行细节描写。读写菌从这四个角度分享那些名家笔下的细节描写。

 01

刻画眼睛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以身示范,在小说《祝福》中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祝福》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

她初到鲁镇做工时“顺着眼”,表现她安分耐劳的特点;再到鲁镇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正是她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言表的外在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见她时,只见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她在长期的严重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无独有偶,古人也非常注重刻画眼睛。

(王小玉)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明湖居听书》

文要精,画眼睛。《明湖居听书》中对白妞(王小玉)眼睛的描写很到位。本来闹哄哄的园子,她一出来,眼睛'向台下一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为什么她的'一盼’便能产生如此魅力呢?就在于她有双会说话的、摄人心魂的职业演员的眼睛。

总结以上两则案例,你会发现如下规律:首先,场景不同,身份不同,眼神便不同;眼神刻画要符合人物境遇。其次,一般运用直接描写、比喻、侧面衬托等手法来刻画。

02

细化动作

对比下面两则文段,看看有何不同?

片段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片段二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管中窥豹,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了,片段二运用了细节描写,让读者跟着作者一样潸然泪下。而具体的做法就是,发挥想象力,把片段一中的“艰难”二字,通过具体的动作细化加以展示。说得再简化一些,就是多运用动词,来对原文进行扩写。

 03

闻声识人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达到“闻声识人”的效果,这是比较高的写作水平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孙犁《荷花淀》

高手写对话,不必写出人物姓名,不必描写神态动作,有心的读者一样能感受得到。上面文段中,孙犁通过每人一句话,就写出了每个人的性格。而要实现“闻声识人”,需要对人物有深入了解,平时多注意观察不同人物的说话方式和说话内容,正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同时也要积累相关词汇,提升表达能力。

 04

笑态各异

一个“笑”字,却能延伸出各种词汇,例如讪笑、嘲笑、大笑、微笑……你是否尝试过描写不同神态的“笑”态?不妨先看看曹雪芹是怎样描写的吧。在《红楼梦》第39回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熙凤等故意让刘姥姥搞笑,于是便出现了下面这一幕: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邦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这个片段对众人之笑,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角度进行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副立体的“笑”相,令人叹为观止。正如莫言在北京十一中学演讲时说的,写作需要模仿,你不妨向这些大家的经典片段进行模拟写作,假以时日,必有回响。

以上讲的是可以进行细节描写的内容,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使笔下的场面有镜头感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