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哈伊洛大公街 紧邻卡莱梅格丹堡遗址公园,是贝尔格莱德最负盛名的商业街。
大街两旁林立着许多19世纪末的代表性建筑,整条街道弥漫着复古优雅的气息。
这里聚集着各色店铺、咖啡馆,街当中是画廊、旧书摊、冰淇淋店,此外还有金融、商务和文化机构。
不仅是观光、购物且休闲氛围浓郁的步行街,更是参观各种文化展览的好去处。
大街上还有很多街头艺术家表演。阳光下,您大可以一边嘬着蛋筒,一边在优美的旋律中徜徉。












买买买!吃吃吃!

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
一匹骏马雕像上,坐着一位八面威风的武士,手持兵器,目视远方。
他们大都是功勋卓越、战绩辉煌的伟人。
贝尔格拉德市中心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就有这样一座雕塑:
一位气宇轩昂的骑士,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指向前方。
他就是塞尔维亚国王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这条街便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大街_米哈伊洛大公街。

米哈伊洛大公曾是一位叱咤巴尔干地区的人物,他曾两次统领塞尔维亚。
第一次执掌大权(1839-1842年),他顶替病逝的兄长执掌大权。
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被反对者推翻,米哈伊洛只好在欧洲各国流亡。

第二次执掌大权(1860-1868年)
在外流亡多年,米哈伊洛不仅熟练掌握了德、法两门外语,还娶到了奥匈帝国伯爵的女儿。
流亡期间,他始终与国内的各界精英保持着密切联系,最终于1860年再次统治了塞尔维亚。
他致力于发展国内的文化和教育,同时扩充军备,增强军力,取得了同土耳其殖民者谈判的筹码,
并最终成功将土耳其人赶出了贝尔格莱德以及多个城镇,初步瓦解了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
1868年,当米哈伊洛在公园散步时,被刺客枪杀,结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

在他去世14年后的1882年,
塞尔维亚人为了纪念他,他的塑像被立在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前。
雕像塑造的大公,仪态端庄、气宇轩昂,目视前方,
似乎在这里守望着这座城,守望着它的国,不曾远离。

据说,米哈伊洛大公街上住的都是塞国当时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家庭,其中大多数是商人。
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光阴的米哈伊洛大公街成为了塞尔维亚最繁华、最具活力的一条街。
从某种角度看,这与米哈伊洛曾经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大量投入,不无关联。

喂鸽子绅士和玫瑰花女郎(下图)
优雅的女子

旧书摊



这条街给人的最大印象是既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又透着浓重的现代文化和商业气息。
川流不息的人群,熙来攘往的铺面。除了逛商店,街上的那些标志性建筑也值得一看。



【Delijska 喷泉】
现在大街上看到的这个喷泉其实是在1987年第三次建造的。
所用的大理石纯白细腻,全部来自中部的 Venčac 山区。
据说塞尔维亚这一地区的大理石很有名,还曾被用于建造美国白宫。

【Delijska喷泉】
最早建于1843年,1889年的时候被毁。后在原址上修建的一座又在1913年再次被毁。
据说,这座命运曲折的喷泉,最早是被用来饮马的。
如今,人们总会从黄铜喷口中,鞠一捧清水,洗去炎热和疲惫。
当然,小鸽子们也会在这里歇歇脚

由于地处多瑙河和萨瓦河的交汇之处,贝尔格莱德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曾三次被奥地利人占领,但每次都被奥斯曼帝国迅速夺回并夷为平地。

1867年,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将塞尔维亚公国的首都从克拉古耶瓦茨迁至贝尔格莱德。
再接下来的100多年里,贝尔格莱德虽然依旧坎坷和战事不断,但逐渐成为了塞尔维亚的政治文化中心。

曾经南斯拉夫民族矛盾与战火终在21世纪初成为历史名词,
多瑙河洗去了这座城市的硝烟味,渐渐抚平了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伤痛。
如今的贝尔格莱德是一座刻满历史印记的城市,典雅而古朴,时尚而现代。
米哈伊洛大公将建立现代化欧洲都市的理想倾注在了这片热土里。
幸运的是,这条街保留了一大部分的原有风貌,同时又充分融入了现代生活,
它包容着各个时代、各类人群以及各种文化。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米哈伊洛大公的守望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