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父母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能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如果家长不吼不叫、不打不骂,反而让人觉得矫情。 其实用大吼大叫教育孩子确有其深层原因:1、家长情绪不佳 家长自身的心情,决定了他们的情绪走向,而情绪不佳,往往是孩子成为他们的“出气筒”。这是出现对孩子“大吼大叫”的直接原因。 大家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天生的顽皮好动,有的时候不听话,往往让人十分抓狂。家长本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有很大的压力和不爽,而他们看到孩子给他们带来的烦躁,往往忍不住大发雷霆,大喊大叫。 可能他们不觉得这是对孩子的吼叫,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说话声音很大,所以他们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采用这种方式,他们觉得是在跟孩子讲道理,但是孩子是吓到了,这个旁观的人最清楚。 2、吼叫教育往往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是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的主要原因。 有些孩子顽皮淘气,特别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比如一岁半,三岁年龄段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他听不懂,有时孩子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跟你对着干,于是家长直接骂过去,有的时候还打孩子,他们发现这样非常有效果,孩子立马变得乖了起来。 这样一二岁可能有效果,可是等到孩子长大懂事了,这样的吼叫往往带来非常负面的效果。 3、家长性格急躁,缺乏耐心 这是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的自身原因。 有的家长性格非常急躁,甚至可以说是暴躁,他们对孩子拖沓、磨蹭等行为忍无可忍,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于是便破口大骂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速度可以快一点,能够乖一点。 而孩子往往被他们训斥的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性格,现在也在反思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比如,我孩子喜欢玩沙,没到要离开的时候,他都不肯离去,而这时我往往会非常急躁,对孩子吼叫,强行把孩子拖走,前面几次他还能接受,可这种大喊大叫做多了,他总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跟我多说话了。所以说吼叫并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4、其他家长的不良引导,吼叫氛围浓厚 这是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间接原因。 有的家长往往会看到:其他家长对孩子的大吼大叫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他们就会去模仿。 而有的时候你对孩子轻声细语,而有的家长则会觉得你太宠爱孩子了。他们会要求你对孩子更加严厉一些,所以这也会间接影响到家长的判断,会让人模糊的觉得:对孩子吼叫是很有效果的。 5、打骂孩子观念根深蒂固 这是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历史原因。 有的家长说:中国的古语都说了“子不教父之过”,“严师出高徒”……对孩子该骂就骂,该打就要打,教育得越严厉才会有出息。 有的爷爷奶奶说:孩子怎么不能打了?你就是我打大的,不也一样上大学,有工作吗? 所以这样越打骂,就越有道理了。 总之,教育孩子讲究方法,有的时候确实也是该严格教育的就要严格对待,但是一定要讲究个“度”。并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就好,应该让积极鼓励的方式成为主流育儿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