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08-04

对比从上世纪中期出生的人第一份工资、到现在的90后们迈入职场的首份薪金,每一代人对待第一份工资的态度都有着鲜明而深刻的时代印记。

在这些记忆里,我们看到了收入水平在变化,生活质量在提高,物价也在节节攀升,还有暗藏在工资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

“50后”的第一份工资
用得最小心翼翼

我爹爹姆妈都是50后,在他们的记忆里,50后生活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童年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青年经历“上山下乡”——大批应届生们集体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串联,大游行,喊口号,举拳头,还有“失学”也是他们的另一个磨难。在他们的记忆里,政治、阶级、集体主义取代了文化和知识。

所以,大多50后的第一份工作由国家分配,比如我爹爹这样的,他当年插队落户回来之后的工资是30块钱(因为算上了插队时的十年工龄),爹爹说那时候上海如果是学徒工的话,起手工资是18块8毛4。

问起我爹爹第一个月工资怎么花的?他说,是用来“还债”的。

还什么债呢?插队落户那十年欠了生产队将近100块钱,爹爹说那时候每月拿到的钱还不够温饱,为了吃饱就十年陆陆续续欠了生产队的“债”。后来大返程,不把“欠债”还清,户口不给迁回上海,爹爹那时候东拼西凑借钱还清了生产队,这才回来了,回来之后领到工资就要先还债。

从1977年到1982年期间,上海共安排了88.6万名回沪知青就业

还有位57年出生的马师傅说,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崇明农场当木工造房子。当时工友们工资就是18多块钱,其中九块钱用来买一日三餐的饭票,这算是吃得比较省的,四块钱用来买买日用品、肥皂什么的,剩下五块钱存起来,回家前买点特产带回去。当时从崇明来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块8毛钱,因此一般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会买上大包小包鲫鱼、黄鳝等当地土特产带回家给父母、兄弟姐妹们。

工作第一年,马师傅几乎没有任何应酬支出,直到第二年,工资涨到了27块钱,才偶尔买些小酒和土特产,用煤球炉烧些小菜,与室友小酌聚餐。

一位也出生于50年代的老鲍说,他的第一份工资是21元。老鲍舍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资都攒起来,整整攒了一年,终于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

“当时戴手表还不普遍,要买还得凭票,能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啊。”

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们养成了保守的消费习惯,相较于“花钱”,他们更愿意“存钱”。此外,50后那辈一大家子有兄弟姐妹好几个,也较现在独生子女更懂得分享与给予,第一份工资对于50后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尽管生活艰辛、物资相对匮乏,但在他们看来,那样的纯真年代再也回不来了。

“60后”的第一份工资
一半补贴家用 一半买贴花

60后的入职时间一般集中在80年代,当时家里的经济开始有所宽裕,生存压力较小,但不少家庭还处于温饱水平,家里领工资的青年也大多是经济支柱,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续了贴补家用的习惯。

对比50后,他们经济有所宽裕、生存压力小了些,也没有70、80后买房租房的压力。而且,首份工资根据工种有了差异,但差异不大。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有的还能享有免费食堂、免费宿舍的待遇,有点延续了大学时代集体生活的意思。

60后的一位贾先生说,要感谢他的本科学位,令他的工资等级一下子跃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激动:58元!然后她把自己的第一份工资近一半放到银行当时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账户里。

剩下的钱怎么花?一个宿舍的同事在周末轮流请客,也没有上馆子,就是到菜场去买回来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但老贾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两件最奢侈的消费:先攒了两个月买了辆自行车,然后再攒了3个月买了个音响。他笑言后来自行车被偷的时候,还心疼了好一阵。

❖ 集体生活下的“私房钱”

那时贴花储蓄是风行千家万户的一种存钱方式,如果第一个月工资20多块钱,就一半放在了贴花储蓄里。10块钱一张的贴花,跟创口贴一样大小,每个月领一张贴花,按月份整整齐齐贴在存折上,一年下来就有100多块钱,过年时能给家里置办个什么家电。

后来随着储蓄品种的增多和人们理财观念的变化,贴花储蓄已经永远留在60后的记忆里。

64年出生的葛女士说,她84年参加工作。在国企上班,第一笔工资是21元。领到钱后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给父亲,很自豪也能赚钱帮家里了。葛女士感叹,钱虽然不算多,但当时还是很有分量的,现在工资一涨再涨,却也没有当初第一份工资到手的那种分量了。

“70后”的第一份工资
收入差异开始呈现

70后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对当时的消费水平,工资还是比较耐用的。在他们中有不少已经是独生子女,所以工资贴补家用的观念开始淡化,花钱的选择比起上两代人极大地丰富了:有些攒钱准备继续出国深造;有远见的在家人的帮忙下买了套房,日后证明这一决策无比英明有远见;也有人给自己的电脑升级换代,彻底告别486时代……

90年代是个过渡的年代,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既没有统分制下的拘束,也没有市场化后的就业重压。他们在尽享择业自由的同时,也第一次有了“乱花渐迷游人眼”般的欢乐烦恼。

对于70后来说,首份工资分化开始拉大,一个70头和一个70尾的活法可能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首份工资买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过,当时的奢侈品还不是现在动辄万元的LV、爱马仕,而是一条几百元的美国品牌牛仔裤、一双心仪很久的亮色高跟鞋之类的。

从70后这代起,学历的重要性在就业薪资上越发体现出来。比方讲,复旦大学毕业的一开始工资就能拿到3000元,但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千把块出头点,对于当时的应届生来说,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还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每每回家,父母就会耳提面命“不好好考个好学校,以后扫马路”。

还有一类群体。毕业于交大的曹先生是位70后新上海人,虽说户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他觉得名校硕士学位的他在同龄人中毫无优势,在生活质量上甚至比不过职校毕业的本地人,在他眼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因为硕士毕业,年纪已经不小了,家里催着结婚,光租个房子工资就直接对折。

不知不觉,可能就是从70后那一代起,社会就业竞争愈加激烈了。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都市人生活节奏越来越赶,东西卖的也越来越贵……

“80、90后”

再往后就是80、90后了。一直被称为“叛逆的一代”的80后们,谈起第一笔工资,很多人的反应是“挣钱真不容易”。大学文凭变得一地鸡毛,上海房价变得遥不可及,出国留学变成一种时尚……

是的,当房价从四位数直接跃升到五位数的时候,没有90后的潇洒、也没有50后的惬意,80后的第一份工资似乎在宣告“叛逆的一代”其实也是“无奈的一代”。

90后就更不谈了,如今“4-2-1”的家庭结构下,别说父母已经不奢望子女们拿工资来贴补家用了,“结婚三大件”都是十年一换了——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换成了车子、房子和票子。

这半个世纪以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阿拉老百姓的金钱观也在变化。从50后到90后,首笔工资分量也逐渐弱化。或许50、60后对自己的第一笔收入用法还如数家珍,甚至不夸张的说,有的人还保留着当年的物件,然后90后对第一笔工资大多没有太深的记忆了吧,甚至记不清有多少、怎么花掉了,或许是工资都直接打卡上了,不如实实在在的钞票有质感,用起来也就没轻重了。

在当下这个收入“赤脚也赶不上物价”的年代,“有工作,能管好自己就好”——或许这是大多数50、60后父母对于现在80、90后子女的最大希望了。

看懂上海粉丝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