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方411

 随缘522 2019-08-04
眩晕心烦想吐不敢睁眼
半夏白术天麻汤
【别名】 半夏茯苓天麻汤、白术半夏天麻汤、半夏天麻汤、半术天麻汤
【处方】 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耆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5分,大麦糵面15分,橘皮15分。
【功能主治】 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主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现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 半夏茯苓天麻汤(《卫生宝鉴》卷九)、白术半夏天麻汤(《扶寿精方》)、半夏天麻汤(《杏苑》卷四)、半术天麻汤(《简明医彀》)。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制半夏白术天麻汤,《医方集解》引作半夏天白术汤改为丸剂,名半夏天麻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各家论述】 1.《脾胃论》: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耆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泽、芩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孽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2.《医略六书》:脾气大亏,痰食滞逆,不能统运于中,故厥逆头痛眩晕不已焉。苍术燥痰湿以强脾;白术健脾元以燥湿;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固中,天麻法风湿以豁痰;泽泻泻浊阴以却湿;神曲消食积开胃,麦芽化湿和中;茯芩渗脾湿;半夏燥湿痰;橘红利气和胃)生姜快膈散痰;黄柏清湿热,干姜温中气也,使气健脾强,则自能为胃行其津液,而痰厥自平,良远温服,俾痰化气行,则胃气融和而清阳上奉,头痛眩晕无不保矣。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痛眩晕之专方。
【临床应用】 1.痰厥头痛: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佛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70-80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2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2.不寐:丁某某,男,46岁。失眠已三月余,精神恍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脘胀,嗳气泛恶,纳谷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滑数。治拟和胃宁心,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10g,清半夏、白术、枳壳、黄连、橘皮各7.5g,茯苓、远志、麦芽、瓜萎、枣仁、竹茹各15g,水煎服。共进24剂,能正常人睡,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3.美尼尔氏综合征:张某某,女,70岁。冬月冒寒,头昏头痛,视物旋转10天。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证,服药罔效。刻下眩晕未减,泛恶干呕吐涎沫,心悸气短,胸痞纳差,口中粘腻,舌尖发麻,屡欲更衣,大便量少而细软,形体丰腴,舌苔白腻,六脉濡弱,诊为风痰上犯,中气素匮。处方:法半夏、天麻、陈皮各10g,白术12g,茯苓、党参、山楂各15g,吴茱萸5g,生姜6g,炙甘草3g。眼药3剂,诸症大减,已不泛恶,继服3剂而愈。
【摘录】 《脾胃论》(人卫本)卷下
 
 
 
 
 
 
 
 
眩晕恶心想吐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半夏1钱半,白术2钱,天麻1钱,茯苓(去皮)1钱,橘皮1钱,苍术1钱,人参1钱,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黄耆1钱,泽泻1钱,干姜半钱,草果半钱。
【功能主治】 头眩恶心烦闷,气喘短促,心神颠倒,兀兀欲吐,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苦头痛眩晕,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食远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痰饮上逆,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半夏4.5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 甘草(炙)1.5 生姜2 大枣3 蔓荆子3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主痰饮上逆,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
【备注】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炙甘草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5~10克。
【用法】:阿胶烊化后下,余药水煎服,加入清酒10毫升,日服3次,每日1剂。
【功效】: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
1、阴虚气弱。症见脉结或代,心动悸,体赢气短,舌光色淡,无苔少津。
2、阴虚肺燥。症见虚热时发,干咳无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瘦气短,虚烦眠差,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小便量少色黄,脉虚数。
【方解】:本方主症以阴虚为主,伴有血虚、气虚、阳虚之症。主治有二:一为形瘦气短,虚烦眠差,咽干舌燥,自汗或盗汗,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大便难,脉虚数,为阴虚肺燥之症。一为体赢气短,脉结代,心动悸,舌光色淡少苔,为阴虚气弱血少之症;劳损久疾,心虚血少,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心血,故体弱气短,脉结代,心动悸,舌光色淡少苔。虚劳阴伤,肺失滋养,燥伤肺络,故形弱气急,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结,脉虚数。治宜滋阴养气,补血复脉。
本方为治疗阴虚血少,阳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的常用方剂。方中重用生地黄甘苦寒,人心肝经,可养阴生津,为君药。炙甘草甘温益气,缓急养心;麦冬助君药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人参补益脾胃,资助化源,共为臣药。佐以阿胶、大枣补血润燥;麻仁滋阴润燥,生姜、桂枝、清酒宜宣通阳气,温经复脉,并可防止厚味滋腻,为佐药。诸药共成滋心阴,益心气,养心血之功。
若用本方治疗阴伤肺燥者,应减少姜、酒、桂的用量,以防温药损伤阴液。
【按语】:本方多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对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属阴血亏损,心气虚弱者,均可加减服用,也可用于气阴两伤之虚劳于咳等。
 
 
 
 
 
 
 
 
 
复方甲亢膏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黄芪、党参、麦冬、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用法】:制成浸膏。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方解】:本方主要用来治疗轻度或中度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于重度者,同时使用亢甲状腺药物,可提高疗效,减小副作用;本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服之可有效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甲亢方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
【组成】:党参9克,黄芪、生地、夏枯草各30克,首乌、白芍各15克,香附12克,鳖甲、龟板、山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症见心悸,怕热,汗多,烦躁,体倦无力,手、臂震颤,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舌红,脉细数等。
【方解】:若脾虚便溏,可减少养阴药,加白术、神曲、陈皮;突眼甚者,加枸杞子、白芥子、泽泻、瓦楞子、地骨皮;夜寐不安,加炒枣仁;心悚甚者,加龙齿、远志。
 
 
 
 
 
 
 
 
 
灵乌二仁膏
【方源】:《医方新解》
【组成】:灵芝、首乌各500克,薏苡仁、核桃仁各250克。
【用法】:将前3味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加蜜制膏。将核桃肉研末兑入。
【功效】: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调和脾肺。
【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亏损。症见头昏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大便不畅,或兼咳喘等。
【方解】:现代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脂肪肝及高胆固醇血症。对于老年体弱兼有失眠、喘促、大便燥结等症,尤为适合。阳虚及腹泻者禁用,气阴两亏或阴阳两亏者,可另配用益气增阳之方剂。
 
 
 
 
 
 
 
疮不收口
半提丹
【处方】 红升丹加珍珠散。
【功能主治】 收口。主疮疡。
【摘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
 
 
 
 
 
无汗性成久嗽病
半苏丸
【处方】 半夏、紫苏叶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加蛤粉、神曲、蜘壳灰各等分,为末,以桃仁泥5钱,瓜蒌瓤1枚为丸。
【功能主治】 夏月无汗成久嗽病。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半苏散,与剂型不符,据《医部全录》改。
【摘录】 《赤水玄珠》卷十一
 
 
 
 
 
 
 
气虚头痛
半钱散
【处方】 大川芎2枚(锉作4块),大附子1个(和皮生捣为细末)。
【制法】 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有穴处内香,再捏合穴内,如穴内未觉有香,再熏1柱,细罗灰,用罐子内热炭炮熟,为细末。
【功能主治】 气虚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葱茶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八
 
 
 
 
 
 
 
 
斑龙丸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鹿角胶250克,鹿角霜250克,柏子仁250克,菟丝子250克,熟地黄250克,白茯苓120克,补骨脂120克。
【用法】:先将鹿角胶融化,余药共研细末,以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3克,日服2~3次,空腹淡盐汤或酒送下。
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无力,怕冷,阳痿早泄,滑精,小便余沥不尽,夜尿频多,舌淡嫩苔薄白,脉虚软无力。
【方解】:方中鹿角胶、鹿角霜大补阳元;柏子仁、茯苓养心安神。熟地、补骨脂、菟丝子温肾填精益涩;全方肾阴、肾阳并举,温中有润,补而兼涩,达阴中求阳之效,有温补肾阳之效。
【按语】:本方以尿频尿急、夜尿频多、尿色清长、体寒肢冷、面色晄白、阳痿滑泄、腰酸带下清稀如水、舌淡嫩苔薄白、脉细软无力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精液异常症、不孕症、性机能减退症、夜尿增多症、糖尿病等。如见肾阴虚者、加龟板、鳖甲、枸杞子;脾肾两虚者,加山药、芡实、石莲肉;心肾两亏者,加人参、麦冬、远志;小便混浊者,加萆薢,益智仁;小便淋沥失禁者,加五倍子、桑螵蛸、煅牡蛎;少腹冷痛者,加小茴香、乌药、肉桂。
咽干口燥、舌红苔黄属阴虚火旺者,禁用本方;纳呆口苦、胸闷苔腻者,不宜使用本药方。
【同名方】
《医学正传》引《青囊集》斑龙丸,由鹿角胶、菟丝子、鹿角霜、柏子仁、熟地黄构成。功能温益肾阳。主治肾亏体弱,遗精阳痿。
 
 
 
 
 
 
 
人参鹿茸丸
【方源】:《圣济总录纂要》
【组成】:人参0.9克,鹿茸30克,天花粉30克,山茱萸0.9克,桑螵蛸30克,鸡内金4枚,菟丝子45克,杜仲0.9克,黄芪(蜜炙)0.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蜜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6克,日服1~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也可改用汤剂水煎服,各药剂量须酌改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补气血,助肾阳。
【主治】:肾气亏损,小便频数,腰痠肢软,苔薄白,舌淡嫩,脉细软。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因肾虚引起的小便频多、腰痠症。方中鹿茸、桑螵蛸、菟丝子等补肾温阳涩精,人参、黄芪等益气扶正;辅以天花粉养阴生津,作为反佐,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尿流清长、小便频数,伴腰痠膝软、夜尿较多、脉细软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大便稀溏者,去天花粉,加补骨脂,芡实、淮山药;阳痿早泄者,加狗脊,仙灵脾;饮一溲二,形容消瘦者,加益智仁、附子、肉桂。
 
 
 
 
 
 
 
 
 
参鹿补膏
【方源】:现代~《中药知识手册》
【组成】:红参80克,鹿肉100克,淫羊藿300克,狗脊(制)300克,白术(麸炒)300克,鸡血藤800克,党参200克,锁阳200克,续断200克,墨旱莲400克,玉竹(制)100克,仙鹤草40克,女贞子(制)600克,熟地黄400克。
【用法】:先将红参和鹿肉分别水煎,再将参渣和鹿肉渣与余药同煎,终将参汁、鹿肉汁、药汁混合后浓缩成膏。每服1匙(约15克),日服2次,开水冲服。
【功效】:功能益气养血,补肾壮阳。
【主治】:阳虚畏寒,精神疲乏,气血不足,腰膝痠软等症。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腰痠膝软、阳虚畏寒等症、方中红参、党参、熟地等益气补血,鹿肉,淫羊藿、狗脊等补肾壮阳,辅以墨旱莲、女贞子等滋养肾精;药性平和,阴阳兼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畏寒肢冷、腰痠乏力、精神萎软、苔薄舌淡嫩、脉细弱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凡遇外感风邪或伤食不进,需暂停服用,服用期间禁食萝卜。
 
 
 
 
 
 
 
 
 
脾胃虚寒
半硫圆
【处方】 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
【炮制】 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圆至二十圆,妇人醋汤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肾阳虚衰
半硫丸
【别名】 半桃丸、硫半丸
【处方】 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 以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饼末入臼内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肾阳衰微,阴寒内结,命门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气,;痃癖冷气吐逆;小儿泄泻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 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汇集》卷二)。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便,然后胃与大肠皆得复其常,所谓六腑皆以通为用也。
【临床应用】 虚风便秘:吴,二气自虚,长夏大气发泄,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所嫌旬日犹未更衣,仍是老人风秘。半硫丸1钱,开水送下,3服。
【摘录】 《局方》卷六
 
 
 
 
 
 
 
 
 
 
寒冷郁结
半硫丸
【别名】 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 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 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用法用量】 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鹿角胶丸
【方源】:《医学正传》
【组成】:鹿角胶500克,鹿角霜250克,熟地黄250克,牛膝90克,茯苓90克,菟丝子90克,人参90克,当归120克,白术60克,杜仲60克,虎胫骨(炙)30克,龟板(炙)30克。
【用法】:先将鹿角胶用酒烊化,余药共研细末,倾入鹿角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姜、盐汤送下。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补肾填精。
【主治】: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者。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久病阴阳两亏而致下肢痿软者。方中鹿角、菟丝子等补肾壮阳,虎胫骨、牛膝等强筋壮骨,熟地、龟板等滋阴填精,人参、当归益气养血;阴阳双补,气血共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痿躄而四肢寒冷、神疲畏寒、舌淡红、脉沉细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耳鸣头晕者,加枸杞子、潼蒺藜;遗精早泄者,可加锁阳、苁蓉;小溲频数而清长者,加益智仁、肉桂;腰痠腰痛者,加巴戟天、淫羊藿;痿躄日久或高年正虚者,加猪骨髓粉,紫河车粉。
凡痿躄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者,非本方所宜。虚骨药源较紧张,如改汤剂可不用。

龟鹿二仙胶
【方源】:《医方考》
【组成】:鹿角500克,龟板2500克,人参450克,枸杞子900克。
【用法】:上药熬制成膏。每服6~9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饮酒送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用量。
【功效】:功能滋阴补血,养精助阳。
【主治】:虚劳肾亏,阴阳两虚,遗精阳痿,腰脊痠痛,瘦弱无力,目视昏花。
【方解】:主要用于治疗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等虚劳之症。方用人参、枸杞合投,气血并补,龟板、鹿角阴阳双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神疲无力、精神痿软、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形寒体冷者,加附子、黄芪;大便稀溏者,加淮山药、补骨脂;月经稀少、带多不孕者,可加肉桂、当归、菟丝子、巴戟天。
凡口干咽燥、骨蒸潮热、舌红脉数等症属阴虚阳亢者,非本方所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