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孝顺叫接受

 教育论剑 2019-08-04

1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一种价值。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孝”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孝顺的人可以取信于人,得助于世,甚至致福于天;反之不孝者则为人所鄙,为世所弃,甚至为天所谴。

正反两方面的故事古代都有,前者如董永卖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等;后者如周振骂父变驴、陈元食鱼化骨等。这些故事虽然都有些神话成分,但从人们愿意相信并乐于传讲,却可以见出人心向背。

所以“孝”诚是世间之至德,乃人心所向,天道所归。

“孝”同时也是一门学问。这门课程早在春秋时期就初具雏形。孔子就十分善于教学这门学科,并留下了许多经典教学案例: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回答,是在因材施教,大概子游与子夏对父母虽然能养,但却态度不好;而孟武伯与孟懿子表现不错,故前者不生病令父母忧就是孝,后者按礼节葬父就是孝。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十分丰富,后人进行了提炼,概括为一个字:顺。无违是顺,色难是顺,无改于父之道也是顺。所以就有了“孝顺”一词,意即“孝者,顺也”。

所谓顺,就是顺父母之志向,顺父母之意愿,顺父母之心情。司马迁写《史记》是顺父之志向,老莱子戏彩娱亲是顺父母之心情,下文所讲的“接受”,则是指顺父母之意愿。

2

先讲一个D君的故事。D君在城里买了房,搬到城里住,出于孝顺,把寡母也接了去。但就像赵本山与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里演的那样,他母亲在城里住不惯,一段时间后,无聊得受不了,提出要回乡下独自生活。

D君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扶养长大,培养成材,所以他舍不得母亲一人回去,便不同意。可是,他与妻子白天都在外工作,母亲一人在家确实孤寂无聊,所以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在认真思考了几天之后,D君终于改变了主意,将母亲送回乡下老家,然后每周去看望一次。后来他每次回去,母亲都会对他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有时能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看见母亲高兴,D君也感到欣慰。

在中国现在这个发展转型期,类似D君的情况很多。勉强父母进城,虽然发自孝心,但未必能得到“孝果”。在父母进不进城的事情上,接受父母的意愿才是最好的孝顺。

3

再讲B君的故事。B君要外出旅行。出发前,母亲帮助收拾行李,将B君的旅行包塞得鼓鼓囊囊,全都是吃的喝的,唯恐B君在路上喝着饿着。母亲还想往里装,无奈装不下,这才作罢。

看着母亲忙忙操操而又仔仔细细的样子,B君早就到了嗓子眼中的一句话,被生生咽了下去。

B君背着沉重的旅行包告别了母亲,但并没有立即踏上旅途,而是拐了个弯儿,到不远处的一个朋友家,将母亲给他装的吃喝之物全掏了出来,送给了朋友。

“你这是干吗?”朋友不解地问。

“这些东西可以随时买,我用不着从家里带,路上背着太沉了。”B君说。这就是他想对母亲说而又没说出来的话。

朋友笑道:“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对阿姨说?”

B君说:“你没见母亲为我收拾东西的样子,那真是‘临行密密塞,意恐迟迟归’啊,我感动得直想哭,哪还忍心拒绝?”

“哟,这倒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朋友也很感动,不禁慨叹了一句。

但B君却道:“报是报不完的,但能报一点是一点,我当时接受了,母亲就高兴,我若不接受,惹母亲生气或是让母亲不安,便是不孝了。”

是呀,虽然很多时候父母出于爱,为我们所做的是多此一举,甚至会给我们造成负担、带来麻烦,但生硬乃至冰冷地拒绝,却是有欠考虑,有失妥当。出于孝顺,在父母面前,我们不妨接受他们“爱的负担”,以让他们高兴,让他们安心。

4

下面是L君的故事。L君搬了新居,但因为工作单位家老家很近,只几分钟步行的路程,所以每天中午下班,他仍像往常一样回到老家做饭吃。

但一个人吃饭你是知道的,总以省事为上,加上人又懒了些,所以后来就不做饭了,买两块饼就点榨菜什么的,将就着安抚一下傻肚子算事。

可是,母亲见L君这样“苦”自己,却开始每天为他炒起菜来,并且他中午一到家,菜就炒好了。

L君过意不去,就让母亲下回别再炒了,说自己会炒的。但母亲却坚持为他炒菜,说她闲着也是闲着。

让母亲伺候自己,L君觉得简直是天大的罪过,所以坚决要求母亲别再为自己炒菜。可是母亲却不听他的,依“炒”如故。

L君急了,便大声说:“妈,您这不是让人戳我脊梁骨子嘛!”

“谁说什么啦?随他怎么说!我闲着没事儿,炒个菜有什么?我自己不也吃吗?”母亲也显得有些激动。

L君见母亲生气,一下心软了,不再说什么。

母亲缓和了语气,又说:“这都是自家种的菜,不吃就老了,白糟子。”

L君彻底无语。回想母亲看着自己吃她炒的菜时那种满足的神情,他不禁自问:接受母亲为自己炒菜,与拒绝母亲为自己炒菜,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呢?

后来他想:母亲从心所欲,乐此不疲,完全是爱子心切,我又何必为自己的狗屁名声而忤逆母亲之意呢?与其拒绝而让老人家生气,倒不如接受以让老人家高兴。

生活中,很多人都和L君一样,不忍心年迈的父母再像儿时那样为自己做这做那,也害怕流言蜚语骂自己不孝顺,便硬生生地拒绝,岂不知老人家乐于为儿女奉献,看到自己还能为儿女做点事,他们就感到高兴,感到自豪。这种情况下,拒绝而逆其意,真的不如接受以顺其心。当然,做儿女的肯定会感到情难以堪,但试想,拒绝后令父母不悦,又将情何以堪?所以接受才是更好的孝顺。父母为我们无私奉献,我们感恩于心,更加尽力奉养就是了。

5

如果不接受会怎样呢?讲一个反面的例子诸君评鉴。

一天,三婶来我家串门,在母亲面前大骂自己的儿子没良心,说儿子把她给气死了。母亲笑问什么事。原来,三婶给人家摘桃,带回许多桃子。这些桃受了点挤压,不能久放,老板不要了,送给工人们带回家吃。三婶好心好意,拣了一些略好一点的,送给住在城里的儿子。可是儿子却说是烂桃,不仅呱呱地埋怨,还当时就给扔进了垃圾筐,把三婶气得要命。

“谁叫你送烂桃给人了?”母亲笑道。

“烂什么?那就破点皮,有点不好看,又不当吃!”三婶说。

我知道那桃确实能吃,而且很好吃,只是看相不好,因为三婶也送了些给我家。桃子不堪挤压是因为熟透了,老板走车的都是六七成熟的桃子。而三婶儿子之所以看不上,是因为这两年有钱了。不过,就算看不上,他也不该当三婶面丢掉,完全可以先接受,待三婶走了后再扔,这样三婶就不会气成那样了。

现在很多农村青年有钱了,就看不上父母的节俭,对于父母送给的“三文不值二文”的东西,往往不屑一顾,岂知其中浸透着的父爱母爱,却是天下极品!拒绝等同于伤害,接受才是孝顺的智慧!

6

最后再说一种“接受”,虽然不是顺父母之志、之意、之情,却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孝顺。

林肯是美国的第16任总统。在他当选那一刻,几乎所有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父亲是个鞋匠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林肯站到演讲台上,准备进行就职演说,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议员们以为林肯会气急败坏而丑态毕露,然而林肯不仅没有生气,反倒真诚地感谢羞辱自己的议员: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林肯对父亲卑微身份的坦然接受,以及对父亲真挚的感情,令在场所有人都十分感动,包括羞辱他的那个议员,也与大家一起报以赞叹的鼓掌。

接受父母卑微的身份,这便是最大的孝顺。

其实,所谓父母身份的卑微,那是在别人眼中,是世俗的眼光,在子女心里,是不该这样认为的。百工无贵贱,没有农民种地,皇上也得饭死;没有环卫工人,城市脏于厕所……

当然,生于世俗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的影响。但是应该认识到,世俗能改变一个人的眼光,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出身。拒绝承认父母所谓的卑微身份,不仅会伤害父母的感情,更会损害父母的人格,别人会更加看不起你的父母,这无疑等于是自己羞辱父母,实乃天下之大不孝。反过来,坦然、诚恳甚至自豪地接受父母的身份,父母就会因你的真诚以及你的出色而受人尊敬。这才是人间之至孝,堪比自己当了皇帝,把父亲奉为太上皇,天下共尊!

7

说到底,孝顺不是作秀,不是为了“孝”给别人看。孝顺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因为事实上,父母对子女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

所以,孝顺本质上是一种天生之情,不得不发; 一种心灵召唤,不得不行。只是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发,不懂得如何行,或者说没有去细想过该怎样恰当地发,怎样更好地行,以至于有时出于孝心,在许多事情上拒绝父母,反令父母不悦,结出不孝之果。

因此,学会接受,实在是一种孝顺的智慧。你接受了,父母就高兴了。而让父母高兴,不正是孝顺的根本追求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