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测试针对不同软件就ContextCapture软件生产的正射影像的拼接速度和效率进行对比,包括Arcmap(ArcGIS)、GobalMapper、Qgis、envi软件,测试在同一台电脑环境下进行。 测试准备 测试数据清单:
软件版本: Arcmap: 10.5 Globalmapper: v20.0 Qgis: 3.4 Envi: 5.1 硬件设备:
不同软件测试流程 2.1 Arcmap 工具:Arctoolbox—Raster—Raster Dataset—Mosaic To New Rasster/Mosaic 参数设置:无需将影像全部添加显示,影像构建金字塔花费时间较长。 方法一:镶嵌至新栅格 Import Raster:输入栅格(多选) Output location: 输出文件夹 Raster dataset name with extention: 文件名和后缀,支持tif、img、jpg、png等诸多格式 Number of bands: 波段数 正射影像r、g、b 3个波段(必填)其他默认 方法二:镶嵌 需要选择单个目标影像,其它影像镶嵌至该影像。 输入栅格为要镶嵌的栅格 目标栅格为输入栅格中的一个 忽略背景值:0 Nodata值:0 其他参数默认 本次测试采用方法一 2.2 Globalmapper 方法:将影像多选直接拖拽加载到软件,根据提示定义投影,直接利用 files-export-export raster format拼接影像。 定义投影 影像导出工具 格式选择 导出参数设置: File type : 24-bit RGB 采样间隔Sample space/scale(像元大小):0.05默认与输入相同 Comppressior:默认LZW方式压缩,对于大量nodata值存在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数据量 Generate TFW file :勾选 2.3 Qgis 工具:Raster—Miscellaneous—Merge 参数设置 Input layers: 输入影像 Merged:输出影像路径和文件名 拼接影像参数设置面板 高级选项:忽略背景值和Nodata 值 高级选项设置面板 2.4 Envi 工具:toolbox—Mosaicking—Seamless Mosaic 参数: Main:影像输入,忽略背景值需要手动单个填写 Color correction: 直方图匹配默认不勾选 Seamlines/Feather: 拼接线羽化设置,取消羽化选项 Export: Output format: 输出文件格式 Output filename: 输出文件路径和文件名 Output background value:背景值0 Resampling Method: Nearest Neighbor最邻近像元法 取消羽化选项 输出结果设置 测试结果 本次结果输出均采用geotif 格式,采样均为最邻近像元法,忽略背景值和Nodata 值均设置为0。 两块测试区域在不同软件的拼接效率如下表所示:
Arcmap时间统计 Qgis时间统计 相关建议 (1)利用Contextcapture生产正射影像应该限定输出范围,有效去除黑色区域; (2)Arcmap和Globalmapper生产的数据均支持LZW格式压缩,对于大量存在0值区域的图像,能够有效降低数据量;以上测试区域,Arcmap拼接成果为1.96gb,Globalmapper为1.58gb,而envi生产的tif为15.9gb,qgis为67gb; (3)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在拼接影像时可以限定输出范围,去除无效区域。 |
|
来自: 书山之客 > 《软件_Arc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