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冬不拉拉 2019-08-04

近日看到一位颇有传奇经历的高考文科生,他四次参加高考,三次大学主动退学,今年考入中山大学。他现在感觉遗憾,没有实现华东五校的目标,没有考进理想的专业。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1、第一次高考:南京审计大学,人力资源专业

2016年高三,因为平时学习成绩不错,总复习时没有抓紧时间,高考成绩接近600分。虽然成绩达到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末档985高校,但报考志愿滑档,最后他不得已去了南京审计大学。他无法面对现实的失落,在军训开始当天就直接办理退学手续,回到学校复读。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2、第二次高考:华南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

第一次复读时,吸取高三的教训,各种拼搏努力,2017年高考超过600分,但离心里预期成绩有一些差距。在父母的劝说下报考华南理工广告学专业,并如愿拿到录取通知书。

入校后他发现,在工科院校学习文科专业实在别扭,内心的失落感再次占据上风,入校二十几天后,经过与父母、辅导员的沟通,再次退学回去复读。

3、第三次高考:吉林大学,法学专业

第二次复读,相同的资料,相近的题型,对高考和高考总复习已经没有新鲜感,前半学期挺“守规矩”,结果寒假时鬼迷心窍谈了个女朋友,被班主任警告,父母也是恨铁不成钢的唠叨,心态和复习状态落入低谷,成绩下滑十分明显。

2018年高考,成绩只比前一年多出一两分,但省排名下降,填报志愿时,看到想去的大学去不了,心里相当郁闷,最后拿到吉林大学法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父母不再支持继续复读,他浑浑噩噩过完暑假,硬着头皮到吉林大学报道。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4、第四次高考:中山大学,经济学类

在吉林大学军训一个月后正式上课,但他实在搞不懂法学繁琐枯燥的名词,理解不了晦涩的概念。东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南方的孩子适应不了气候变化,适应不了功课难度,心态崩溃,几次与父母商量之后,再一次主动退学,回家第三次复读。

这名考生一直期望能考进华东五校,却始终没能如愿。今年考入中山大学,专业被调剂到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类。不过,今年经济金融类专业普通降坡,是不是以后专业会变成冷门?中山大学的专业也不理想,心里有些遗憾。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5、三次退学,四次高考,网友有话说

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最后兜兜转转考入中山大学,这名考生三年的复读结果不能说“非常成功”。首先是考生对志愿填报和人生规划比较“随意”,第二年考入的华南理工,虽然广告学专业不是热门,但学校的档次不错,完全可以尝试申请转换专业。

第三次考入的吉林大学法学院是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名声比较响。“万事开头难”,刚去大学本来就是各种不适应,因为“听不懂”退学,说明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对于这名考生“三次退学、四次高考”,有网友认为,除了第一次的南京审计大学,剩下三次考入的大学,高校的层次没有本质提升。中山大学挺好,但比较而言,时间成本真的挺高的,如果读研的话,会丧失年龄优势,进而丢掉很多机会,真的是得不偿失。

也有网友认为,新生入学,本来就会有各种不适应,自己应当想办法去解决,好好珍惜大学生涯,不应当随随便便提出退学。再者,今年考入的中山大学经济学类,也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不能因为哪一年专业录取分数滑坡,就认定专业不再是热门。即使自己感觉不适应,应当转专业,或者保研考研,也是一条好的出路,不要轻易去复读,避免浪费时间。

文科生四次高考,三次主动退学复读,这次考上中山大学又感觉遗憾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复读心态非常重要,没有良好的心态,坚决不要复读,完全是“瞎折腾”,而且复读未必就能考到理想的分数,考进理想的大学。更何况,即使有学习能力,没有适应能力,即使考入理想的大学,万一又有不顺心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在这四年里,这名究竟是有毅力,还是浪费时间?你怎样认为?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